铁柱 [tiě zhù]
2. 铁铸的柱子。
3. 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刘昭注引荀绰《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桡。”
铁柱 引证解释
⒈ 铁铸的柱子。
引汉 焦赣 《易林·旅之咸》:“金樑铁柱,千年牢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东出今瀆,破故堰,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唐 无名氏 《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 叔谋,脱去其衣,惟留犊鼻,缚铁柱上,欲以铜汁灌之。”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
⒉ 参见“柱卷”。参见“柱卷”。
引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
刘昭 注引 荀绰 《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橈。”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豸冠簪铁柱,螭首对金铺。”
铁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劲释义:谓一直不松劲;一直不间断。马南邨《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快要开车了,车门就要关上,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一股劲地往车上挤。”葛洛《社娃》:“菜豆地里的积水也已有半尺深,水还在一股劲往里灌。”马烽《村仇》:“老刘 左说右说讲了好多道理,但 田铁柱 只是一股劲摇头。”
- 2.
乳节释义:树木的瘤节。宋 苏轼《铁柱杖》诗:“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元 耶律楚材《和董彦才东坡铁杖诗二十韵》:“黑虬彷彿欲飞跃,鳞介苍苍生乳节。”
- 3.
二尺半释义:⒈方言。 军装。孙犁《风云初记》十三:“换上二尺半了,真像个大兵了!”张笑天《逝水流年》:“﹝ 温铁柱 ﹞穿一身肥大的‘二天半’,小脸瘦成了一条条。”⒉方言。指搧火用的风箱。王老九《张玉婵》诗:“割了一片又一片,回家忙拉二尺半。”
- 4.
战斗里成长释义:话剧剧本。胡可、胡朋等集体创作,胡可改编(1950年)。恶霸地主杨有德强占赵铁柱家的土地,赵父被逼自尽。赵铁柱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子,参加了八路军。其妻远走他乡,乞讨为生。十年后,儿子石头也参加了八路军。家乡解放后,同在一个部队里的父子才彼此相认,全家团聚。
- 5.
柱卷释义:法冠后部上端卷曲的两根铁柱。
- 6.
石盐木释义:木名。产南方,坚实经久,不易为虫蛀蚀。宋 苏轼《两桥》诗引:“栖禪院 僧 希固 筑进两岸,为飞楼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宋 苏轼《西新桥》诗:“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躋。”宋 陆游《入蜀记》卷一:“有提举茶盐 石端义 者,性残忍,每捕官吏繫狱,輒以石盐木枷枷之,盖木之至坚重者。每曰:‘木名石盐,天生此为我用也。’”
- 7.
铁柱释义:⒈铁铸的柱子。汉 焦赣《易林·旅之咸》:“金樑铁柱,千年牢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淇水》:“东出今瀆,破故堰,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唐 无名氏《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 叔谋,脱去其衣,惟留犊鼻,缚铁柱上,欲以铜汁灌之。”宋 苏轼《两桥诗·西新桥》:“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⒉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刘昭 注引 荀绰《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橈。”唐 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唐
- 8.
铁柱宫释义:又称 铁柱观。故址在 江西 南昌。相传 晋 许逊 为 旌阳 令,时 江西 有蛟为害,许 与其徒仗剑杀之,并作大铁柱以镇压。后世建立宫观以祀 许逊。唐 咸通 年间额题铁柱。宋 大中祥符 年间题名 景德观。政和 年间改 延真观。嘉定 年间御书“铁柱延真之观”。明 嘉靖 间改名为 妙济万寿宫。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江西 南昌郡 城 铁柱宫 东南隅,有小殿,殿中有池,云铁柱在池中,其实非真跡也。真 铁柱宫 离城数十里,地名 生米渡,宫中有池,池中有铁柱,乃 许真君 锁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