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卓文君 卓文君的意思
zhuówénjūn

卓文君

简体卓文君
繁体
拼音zhuó wén jūn
注音ㄓㄨㄛˊ ㄨㄣˊ ㄐㄨㄣ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ó,(1) 超高,超,不平凡。【组词】:卓见。卓然。卓越。卓著。卓绝。卓异。(2)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基本含义

形容女子才情出众,才华横溢,有卓越的文学才能。

卓文君的意思

卓文君 [zhuó wén jūn]

1. 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

卓文君 引证解释

⒈ 汉 临邛 大富商 卓王孙 女,好音律,新寡家居。 司马相如 过饮于 卓氏,以琴心挑之, 文君 夜奔 相如,同驰归 成都。因家贫,复回 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 相如 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 文君 当垆。 卓王孙 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 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 文君 作 司马相如 诔文传于世;又载 相如 将聘 茂陵 人之女为妾, 卓文君 作《白头吟》以自绝, 相如 乃止。后世常将 卓文君 事用为典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现有个 秦楼 上吹簫旧人,何处去觅封侯柳老三春,留着他 燕子楼 中昼闭门,怎教学改嫁的 卓文君。”


国语词典

卓文君 [zhuó wén jūn]

⒈ 人名。汉临邛人,生卒年不详。为富商卓王孙之女,有文才。司马相如饮于卓府,时文君新寡,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归成都。卓王孙大怒,不予接济。后二人回临邛卖酒,卓王孙引以为耻,不得已才将财物、僮仆分与。后相如欲娶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相如乃止。


卓文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伸意释义:致意;传语。 宋 苏轼《与子由》书之二:“舟中挥汗写此,不及作诸姪书,且伸意夫人:晚年且更慎护,勿令小有疾,副子孙意。”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道 汉 相如 伸意你个 卓文君。”
    • 2.
      关目释义:⒈戏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明 汤式《一枝花·卓文君花月瑞仙亭》套曲:“传奇无準绳,关目是捏成,请监乐的先生自思省。”明 李贽《拜月》:“此《记》关目极好,説得好,曲亦好,真 元 人手笔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鼠戏》:“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密针线》:“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清 洪昇《<长生殿>例言》:“今《长生殿》行世,伶人苦于繁长难演,竟为傖辈妄加节改,关目都废。”⒉泛指事件
    • 3.
      凤媒释义:司马相如 爱慕 卓文君,弹琴作歌示意,诗中有“凤兮凤兮从皇栖,得託子尾永为妃”之句,文君 终与 相如 成为夫妻。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即用“凤媒”表示自求婚配。
    • 4.
      凤求凰释义:乐府琴曲名。 因 司马相如 求 卓文君 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句而得名。
    • 5.
      卓女释义:指 汉 卓文君。
    • 6.
      卓文君释义:汉 临邛 大富商 卓王孙 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 过饮于 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 夜奔 相如,同驰归 成都。因家贫,复回 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 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 文君 当垆。卓王孙 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 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 作 司马相如 诔文传于世;又载 相如 将聘 茂陵 人之女为妾,卓文君 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 乃止。后世常将 卓文君 事用为典故。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现有个 秦楼 上吹簫旧人
    • 7.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8.
      底老释义:旧时市井隐语。指妻子。明 朱权《卓文君》第三折:“闻知此间有个秀才,引着个底老,十分放浪。”清 翟灏《通俗编·识馀》:“江湖人市语尤多,坊间有《江湖切要》一刻,事事物物悉有隐称,诚所谓惑乱听闻,无足採也。其间有通行市井者,如官曰孤司,店曰朝阳,夫曰盖老,妻曰底老。”
    • 9.
      当垆卓女释义:在酒店土台后卖酒的卓王孙之女卓文君。
    • 10.
      文君释义:⒈指 周文王。 《文选·张衡<思玄赋>》:“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旧注:“文君,文王 也。”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文王 可以为 文君。”⒉指 晋文公。《楚辞·九章·惜往日》:“介子 忠而立枯兮,文君 寤而追求。”王逸 注:“文君,晋文公 也。”⒊指 卓文君。汉 临邛 富翁 卓王孙 之女,貌美,有才学。司马相如 饮于 卓氏,文君 新寡,相如 以琴曲挑之,文君 遂夜奔 相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唐 温庭筠《锦城曲》:“巴水 漾情情不尽,文君 织得春机红。”宋 沉端节《薄倖
    • 11.
      文君新醮释义: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 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 12.
      文君酒释义: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孙 新寡的女儿 卓文君,文君 私奔,与 相如 在 临邛 卖酒。 卓文君 当垆,司马相如 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酒”、“文君壚”为年轻女子当垆卖酒的典故。唐 李百药《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宋 陆游《寺前月夜醉中戏作》诗:“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
    • 13.
      求凰释义:亦作“求皇”。 汉 司马相如《琴歌》之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相传 相如 歌此向 卓文君 求爱。后因称男子求偶为“求凰”。宋 刘克庄《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词:“叹芳卿,今在今亡?絶笔无求凰曲,痴心有返魂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王子服 ﹞聘 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十七年来又悼亡,续絃仍復谱求皇。”
    • 14.
      浅促释义:⒈仓促;短促。 旧题汉卓文君《司马相如诔》:“永託为妃兮不耻当壚,生平浅促兮命也难扶。”唐张籍《送远曲》:“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⒉犹短浅。⒊狭隘,心胸不开阔。⒋狭窄,不宽敞。
    • 15.
      眉山释义:⒈《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唐 韩偓《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宋 陈师道《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清 洪昇《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⒉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藏书记》。”清 钱谦益《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
    • 16.
      知书识礼释义:同“知書達禮”。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婦雖不敢説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知書達禮”。
    • 17.
      簁簁释义:⒈鱼跃貌。 汉 卓文君《白头吟》:“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唐 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竹竿嫋嫋鱼簁簁,此中自得还自笑。”明 何景明《津市打鱼歌》:“簁簁红尾三尺长,操刀具案不忍伤。”⒉色白貌。清 杜濬《扬州雪》诗:“雪下白簁簁,入釜不可炊。”
    • 18.
      衣裘释义:⒈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⒉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 19.
      访猎释义:访求;寻求。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见今 汉武皇帝 即位,访猎贤士。”
    • 20.
      送老释义:⒈养老;怡老。唐 杜甫《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唐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宋 苏轼《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⒉犹送终。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参见“送终”。⒊旧时风俗。女嫁之夕,女伴为之送别,谓送之与丈夫偕老。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岭 南嫁女之夕,
卓文君是什么意思 卓文君读音 怎么读 卓文君,拼音是zhuó wén jūn,卓文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卓文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