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器 [zōng qì]
1. 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
例其官不备其宗器。——《国语·晋语》
英[sacrificial vessel;]
宗器 引证解释
⒈ 宗庙祭器。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庆封 如师,男女以班,赂 晋侯 以宗器、乐器。”
杜预 注:“宗器,祭祀之器。”
《国语·晋语八》:“昔 欒武子 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子诸侯,诸侯亲之。”
《礼记·中庸》:“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汉书·韦玄成传》:“及至 幽王,犬戎 来伐,杀 幽王,取宗器,自是之后,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絶如綫。”
国语词典
宗器 [zōng qì]
⒈ 宗庙内的祭器。
引《国语·晋语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礼记·中庸》:「陈其宗器,设其裳衣。」
⒉ 行礼乐时的用器,如钟磬之属。
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
宗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土实释义:土地上的出产;土产。 《逸周书·程典》:“度其高下,利其陂沟,爱其农时,脩其等列,务其土实。”《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楚 亦不竞,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 齐 盟。”杜预 注:“土实,土地所有。”宋 曾巩《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效其土实,五岁三至。”《清史稿·礼志十》:“凡贡物,各将其土实,非土产者勿进。”
- 2.
处守释义:⒈古代主管都城守卫的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晋侯 济自 泮,会于 夷仪,伐 齐,以报 朝歌 之役。齐 人以 庄公 説,使 隰鉏 请成……赂 晋侯 以宗器、乐器。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杜预 注:“处守,守国者。”⒉犹留守。古时国君离开京城,命大臣留守其地。《孟子·告子下》:“孟子 居 邹,季任 为 任 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赵岐 注:“季任 为之居守其国也。”
- 3.
宝守释义:⒈爱护保管。 《云笈七籤》卷二十:“养生育命,宝守神魂,金房再开,奉见辅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盛京 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餘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⒉谓捍卫坚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羣,狡獪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 4.
揽户释义:⒈宋 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宋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餘,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明 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⒉宋 代 解州 解县、安邑 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 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 解池、安邑,其雇於官而种盐者曰揽户。
- 5.
诏选释义:⒈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明 叶盛《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正统 十三年,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⒉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詔策”。
- 6.
齐盟释义:犹同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杜预 注:“齐,同也。”《国语·吴语》:“越 为不道,背其齐盟。”韦昭 注:“齐,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