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半通 半通的意思
bàntōng

半通

简体半通
繁体
拼音bàn tōng
注音ㄅㄢˋ ㄊ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n,(1) 二分之一。【组词】: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组词】: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3) 在中间。【组词】:半空。半路上。半夜。(4) 喻很少。【组词】:一星半点。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基本含义

指知识、技能等不全面、不精通。

半通的意思

半通 [bàn tōng]

1.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半通 引证解释

⒈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参见“半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由其德, 舜 禹 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
李轨 注:“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嗇夫之印綬,印綬之微者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李贤 注引《十三州志》:“有秩、嗇夫,得假半章印。”


半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半罐水释义:比喻半通不通而又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 2.
      半通印释义:印章形式之一种,秦汉官印中,有一类下级官吏之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官印之一半,故名半通印。
    • 3.
      浮言释义:⒈无根据的话。《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唐 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我有独见之明,物无浮言之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因 邵 寡,伪造浮言以相败辱。”⒉浮华不实的言论。《后汉书·安帝纪》:“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⒊空乏不切实际的语言。《红楼梦》第八九回:“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⒋表面的应酬话。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八:“得贵 跟着 恒元 吃了多年残剩茶饭,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倒也学得了几句。”
    • 4.
      青箱释义:⒈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唐 贾躭《赋虞书歌》:“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清 方文《润州早发》诗:“白露水千里,青箱书一函。”⒉指青箱学。唐 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明 无名氏《赠书记·扫茔遘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继箕裘青箱自幸。”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青箱谁寄,遗书何託;宗祀将斩,祠墓无依。”⒊指古代行藉田礼时装种子的箱子。《隋书
    • 5.
      青纶释义:⒈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后汉书·仲长统传》:“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虎章之服。”李贤 注引《说文》:“纶,青丝綬也。”宋 陈师道《甲亭》诗:“早知乘下泽,不再结青纶。”⒉借指高官。宋 沉辽《寄才仲》诗:“公子负文华,少年成青纶。”⒊即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文选·郭璞<江赋>》:“青纶竞纠,縟组争映。”李善 注引《尔雅》:“纶,似纶;组,似组。东海 有之。”刘良 注:“青纶、縟组,二草名,皆有彩色。”南朝 梁 萧子云《玄圃园讲赋》:“漂青纶之蓑折,荡碧组之鬖髿。”
    • 6.
      黄昏子释义:方言。 指对业务半通不通的人。

半通(ban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半通是什么意思 半通读音 怎么读 半通,拼音是bàn tōng,半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半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