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盗 海盗的意思
hǎidào

海盗

简体海盗
繁体海盜
拼音hǎi dào
注音ㄏㄞ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dào,(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组词】: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组词】: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基本含义

指掠夺、抢劫的人或行为。

海盗的意思

海盗 [hǎi dào]

1. 出没在公海上的强盗。

[pirate; sea rover;]

海盗 引证解释

⒈ 在海上或海岸劫掠财物进行非法暴力活动的人。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济师 洪河,拓定四州, 袁谭、高干,咸梟其首,海盗奔迸, 黑山 顺轨。”
清 王韬 《瓮牗馀谈·记李少卿事》:“林 为海盗,以他案被获。”


国语词典

海盗 [hǎi dào]

⒈ 在海上掠夺他人财物者。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有某国教士从宁波走到敝县界上,不幸为海盗劫财伤命。」


海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2.
      宿兵释义:⒈驻扎军队。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宿甲者,吴 宿兵候外 越 也。”宋 陈亮《送吴恭父知县序》:“鄞 濒海,海盗出没鬼神,不可踪跡,间来掠民家,輒去,朝廷虽宿兵,不能禁。”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上》:“中国 所购兵轮、商舶,苟有器无人,皆可资敌,何独於铁路而疑之,独不可宿兵以守之乎?”⒉旧日的兵。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伏见先 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
    • 3.
      开足释义:谓机器等发动到充足的程度。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急向原来的汽车,一跃而上,开足了汽,好似风驰电掣一般,逃窜去了。”《瞭望》1991年第29期:“看我们的人寸步不让,海盗转身翻过船舷,跳上接应的小船,开足马力溜之大吉了。”
    • 4.
      捕逐释义:追捕。 唐 元稹《唐庆万年县令》:“是以前代惟京令得与御史丞分进道路,以其捕逐之急也。”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论海疆事宜……有巡海封口,追还海舶、捕逐海盗以及禁贩黑奴之款。”
    • 5.
      殖民主义释义: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殖民主义主要表现为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
    • 6.
      洗劫释义:把一个地方或一家人家的财物抢光:洗劫一空。海盗洗劫了一只商船。
    • 7.
      海匪释义:海盗。
    • 8.
      海寇释义:海盗。《宋史·韩彦直传》:“海寇出没大洋刼掠,势甚张。”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 嘉庆 ﹞十三年靖 闽 粤 海寇。”
    • 9.
      海暴释义:海盗。
    • 10.
      烽警释义: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南朝 梁 任孝恭《答魏初和移文》:“輒勒缘边境屯戍,各息烽警。旌旗昼卷,刁斗夜停。”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臣解秩时实无烽警。”清 姚莹《游揽山记》:“及来 广州,值海盗内躪,烽警日闻,足不出者一年。”
    • 11.
      维京人释义:维京人,泛指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viking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维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和后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的内陆、法国的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他们在825年时发现冰岛(爱尔兰的僧侣早已经在那里)并在875年定居下来。985年,他们又在
    • 12.
      金银岛释义:长篇小说。 英国斯蒂文生作于1883年。少年吉姆意外地得到一份海盗头目埋藏财宝的荒岛示意图,遂与医生和船主前去探宝。殊不知在二十六名船员中竟混有十九名海盗。吉姆无意中获悉海盗策划抢占财宝,立即报告医生和船主。船抵荒岛后,海盗叛变,船主和医生进行顽强抵抗,最后击败众海盗,带着财宝胜利返航。
    • 13.
      顺轨释义:⒈遵循运行的轨道。汉 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表》:“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於嘉时。”《晋书·天文志上》:“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薄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⒉遵从礼制法度,归顺正道。《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海盗奔迸,黑山 顺轨。”李善 注引《魏志》:“黑山 贼 张燕 率其众降,封为列侯。”晋 左思《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西倾顺轨,荆 南怀憓,朔 北思韙。”《隋书·礼仪志一》:“微习礼容,皆知顺轨。”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以今观之,则又吉讖也,从此百年顺轨,利孰大焉
    • 14.
      高丽战车释义:古高丽王氏王朝经常受到四面邻国的攻击,其中包括中国和北方野蛮人,例如蒙古的入侵,以及海盗的掠夺。
    • 15.
      鸦片战争释义: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18世纪末期起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严重危害中国的国计民生,遭到中国的反对。1838年清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次年林则徐到广州,销毁缴获的鸦片二百三十余万斤,并多次打退英军的挑衅。1840年,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对中国发动了海盗式的战争。中国军队在林则徐统率下坚决抵抗,多次击退英军。而清政府妥协投降,反将林则徐等人撤职,另派琦善到广州谈判。1841年英军攻陷广州。1842年又攻陷吴淞、镇江等地。8月,清政府在英国胁迫下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从此

海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倭寇释义:14—16世纪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掠夺的日本海盗集团。 14世纪起,日本武士、浪人和不法商人等,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趁机抢劫。明中叶,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后戚继光等组织新军,经十多年奋战,才逐渐将其肃清。
    • 2.
      宿兵释义:⒈驻扎军队。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宿甲者,吴 宿兵候外 越 也。”宋 陈亮《送吴恭父知县序》:“鄞 濒海,海盗出没鬼神,不可踪跡,间来掠民家,輒去,朝廷虽宿兵,不能禁。”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上》:“中国 所购兵轮、商舶,苟有器无人,皆可资敌,何独於铁路而疑之,独不可宿兵以守之乎?”⒉旧日的兵。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伏见先 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
    • 3.
      开足释义:谓机器等发动到充足的程度。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急向原来的汽车,一跃而上,开足了汽,好似风驰电掣一般,逃窜去了。”《瞭望》1991年第29期:“看我们的人寸步不让,海盗转身翻过船舷,跳上接应的小船,开足马力溜之大吉了。”
    • 4.
      捕逐释义:追捕。 唐 元稹《唐庆万年县令》:“是以前代惟京令得与御史丞分进道路,以其捕逐之急也。”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论海疆事宜……有巡海封口,追还海舶、捕逐海盗以及禁贩黑奴之款。”
    • 5.
      殖民主义释义: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殖民主义主要表现为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
    • 6.
      洗劫释义:把一个地方或一家人家的财物抢光:洗劫一空。海盗洗劫了一只商船。
    • 7.
      海匪释义:海盗。
    • 8.
      海寇释义:海盗。《宋史·韩彦直传》:“海寇出没大洋刼掠,势甚张。”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 嘉庆 ﹞十三年靖 闽 粤 海寇。”
    • 9.
      海暴释义:海盗。
    • 10.
      烽警释义:报警的烽火,亦借指战乱。南朝 梁 任孝恭《答魏初和移文》:“輒勒缘边境屯戍,各息烽警。旌旗昼卷,刁斗夜停。”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臣解秩时实无烽警。”清 姚莹《游揽山记》:“及来 广州,值海盗内躪,烽警日闻,足不出者一年。”
    • 11.
      维京人释义:维京人,泛指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viking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维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和后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的内陆、法国的诺曼底、英国、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分地区。他们在825年时发现冰岛(爱尔兰的僧侣早已经在那里)并在875年定居下来。985年,他们又在
    • 12.
      金银岛释义:长篇小说。 英国斯蒂文生作于1883年。少年吉姆意外地得到一份海盗头目埋藏财宝的荒岛示意图,遂与医生和船主前去探宝。殊不知在二十六名船员中竟混有十九名海盗。吉姆无意中获悉海盗策划抢占财宝,立即报告医生和船主。船抵荒岛后,海盗叛变,船主和医生进行顽强抵抗,最后击败众海盗,带着财宝胜利返航。
    • 13.
      顺轨释义:⒈遵循运行的轨道。汉 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表》:“上令三辰顺轨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训於嘉时。”《晋书·天文志上》:“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薄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⒉遵从礼制法度,归顺正道。《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海盗奔迸,黑山 顺轨。”李善 注引《魏志》:“黑山 贼 张燕 率其众降,封为列侯。”晋 左思《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西倾顺轨,荆 南怀憓,朔 北思韙。”《隋书·礼仪志一》:“微习礼容,皆知顺轨。”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以今观之,则又吉讖也,从此百年顺轨,利孰大焉
    • 14.
      高丽战车释义:古高丽王氏王朝经常受到四面邻国的攻击,其中包括中国和北方野蛮人,例如蒙古的入侵,以及海盗的掠夺。
    • 15.
      鸦片战争释义: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18世纪末期起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严重危害中国的国计民生,遭到中国的反对。1838年清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次年林则徐到广州,销毁缴获的鸦片二百三十余万斤,并多次打退英军的挑衅。1840年,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对中国发动了海盗式的战争。中国军队在林则徐统率下坚决抵抗,多次击退英军。而清政府妥协投降,反将林则徐等人撤职,另派琦善到广州谈判。1841年英军攻陷广州。1842年又攻陷吴淞、镇江等地。8月,清政府在英国胁迫下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从此

海盗造句

1.这些难民到达香港时已囊空如洗,因为他们在海上遭到海盗抢劫。

2.公海上不时传来海盗杀人越货,让许多船家心惊胆跳。

3.我今天到了游乐园园,先玩了海盗船,再玩了过山车,然后在去玩了碰碰车。

4.海盗攀上了客轮,犹如虎入羊群,杀烧抢掠,无恶不作。

海盗(ha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盗是什么意思 海盗读音 怎么读 海盗,拼音是hǎi dào,海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