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名 [zhuān míng]
1. 指人名、地名、机关团体名之类。
英[proper name;]
专名 引证解释
⒈ 使独享名位。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欲专名外家而忌 梁 氏。”
唐 陈子昂 《谏刑书》:“拜图巡 洛,有 三皇 之符;专名显号,有 三皇 之策。”
⒉ 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机构、朝代、年号等。
例如:鲁迅 ; 天津 ; 南宋 ; 崇祯。
国语词典
专名 [zhuān míng]
⒈ 专有名词的缩称。参见「专有名词」条。
专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名号释义:标点符号的一种。 形式为“——”。标示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只限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
- 2.
专名释义:⒈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机关团体名之类,如“鲁迅、淮河、北京大学”。⒉特指某些专有名词中反映个体属性的部分(区别于“通名”),如“淮河”这个专有名词中“淮”是专名。
- 3.
专有名词释义:标示一个特定的人或物的名词,不带限定性修饰语,在英语中通常要大写字头--亦称专名。
- 4.
专科辞典释义:汇集或解释某一门类学科或某个领域的专业词语、专名和术语的辞典。如《法学词典》、《简明中医辞典》、《土木建筑工程辞典》、《计算机软件词典》等。
- 5.
书名号释义: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书名号套用时,外层用双书名号,里层用单书名号。为了跟专名号配合,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可以用浪线“﹋”标示。
- 6.
五专释义:专礼、专读、专观、专名、专赞叹。
- 7.
公名释义:同类事物的共称。与“专名”相对。如鸟、兽是公名,而鸦、鹊、虎、豹为专名。
- 8.
刘基象虎释义:《象虎》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 9.
县份释义:县(不和专名连用):崇信是甘肃东部的一个县份。
- 10.
县分释义:亦作“县份”。即县。但不与专名连用。
- 11.
台城释义:⒈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行城”。⒉六朝 时的禁城。宋 洪迈《容斋续笔·台城少城》:“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齐、梁、陈,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12.
固定词组释义:两个以上的词的紧密结合。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常见的有专名和成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欣欣向荣”、“守株待兔”等。
- 13.
大写释义:⒈汉字数目字的一 种笔画繁多的写法。如一写作“壹”,十写作“拾”,百写作“佰”等。多用于填写款项凭证。与“小 写”相对。⒉某些拼音字母中一种写法。如拉丁字母的A、B、C(小写为a、b、c)等。多用于句首和专名 的第一个字母。与“小写”相对。
- 14.
太原统释义:中国北方上石炭统的专名。
- 15.
总名释义:总的名称。汉 班固《白虎通·天地》:“男女总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总名何?曰:天圆地方不相类,故无总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赐之大路”晋 杜预 注:“大路,天子所赐车之总名。”清 何琇《樵香小记·晋乘》:“犹后世举其总名则曰史,举其专名则曰《汉书》、《唐书》。”
- 16.
曲牌释义: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等各种曲调名的统称。每个曲牌都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有固定的曲谱,可据以填写新词。有的曲牌用于歌唱,有的曲牌用于乐器演奏,也有干念的。现代戏曲、曲艺中的某些剧种、曲种,也有曲牌。
- 17.
标点符号释义:)、专名号(__)等。
- 18.
百戏释义: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有,汉代又称“角抵戏”。南北朝后亦称“散乐”。元代以后,百戏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一般均习用各种乐舞杂技的专名,百戏一词逐渐少用。
- 19.
省份释义:省(不和专名连用):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许多省份连年丰收。
- 20.
省分释义:亦作“省份”。 指行政区域单位省(不和专名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