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来苏 来苏的意思
lái

来苏

简体来苏
繁体來蘇
拼音lái sū
注音ㄌㄞˊ ㄙ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sū sù,(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组词】:流苏。(3) 昏迷中醒过来。【组词】:苏生。苏醒。死而复苏。(4) 缓解,解除。【组词】:以苏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组词】: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噜”字“噜苏”。(1) 朝向。【例句】:“苏刃者死”。

基本含义

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来苏的意思

来苏 [lái sū]

1. 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语本《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室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孔传:“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2. 草名。白?的别称。

4. [英lysol]药名。为含有50%煤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毒。用做消毒剂。

来苏 引证解释

⒈ 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

语本《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室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
孔 传:“汤 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晋 潘岳 《西征赋》:“激 秦 人以归德,成 刘 后之来苏。”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横制八极,克復两京,俗畜来苏之欢,人多徯后之望。”
贝青乔 《杂谣》:“蚱蜢横扑禾秆枯,沟瘠留喘谁来苏。”

⒉ 草名。

《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张缵 《离别赋》:“犹合欢之蠲忿,如来苏之释劳。”

⒊ [英lysol]药名。为含有50%煤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毒。有做消毒剂。


国语词典

来苏 [lái sū]

⒈ 本指商汤征伐,因其来而使百姓能获得困苦之解脱与苏息。语出后泛指百姓从困苦中获得解脱。

《书经·仲虺之诰》:「徯予后,后来其苏。」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沉溺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


来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都释义:⒈京都。《史记·平准书》:“漕转 山东 粟,以给中都官。”司马贞 索隐:“中都,犹都内也。”《宋书·索虏传》:“使中都有鸣鸞之响,荒餘怀来苏之德。”宋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⒉指一般城市。五代 陈陶《泉州刺桐花咏》之三:“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 2.
      乘乾释义:⒈比喻人臣权势凌驾君主之上。《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杜预 注:“《乾》为天子,《震》为诸侯而在上,君臣易位,犹臣大强壮,若天上有雷。”按,《大壮》为乾下震上,震为雷,故云雷乘乾。《旧唐书·肃宗纪》:“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安 史 之乱,肃宗 以太子即位 灵武,遥尊 玄宗 为太上皇,以下凌上,故用此语。⒉指登极为帝。唐 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伏维陛下乘乾握纪,纂三统之重光。”唐 陆敬《游隋故都》诗:“来苏佇圣德,濡足乃乘乾。”太平天囯 张文英
    • 3.
      养治释义:治理。 《史记·孝文本纪》:“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上赋长韵诗送 鉉,其落句云:‘今遣股肱亲养治,一方狱市获来苏。’”
    • 4.
      宣风释义:宣扬风教德化。 《后汉书·隗嚣传》:“今 山 东之兵二百餘万,已平 齐 楚,下 蜀 汉,定 宛 洛,据 敖仓,守 函谷 威名四布,宣风 中岳。”《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以不武,任总元戎,受命安边,路指 幽 冀。列邑名藩,莫不屈膝,宣风导礼,皆荷来苏。”唐 杜甫《鹿头山》诗:“仗鉞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唐 白居易《薛伾鄜坊观察使制》:“俾宣风於廉察,庶乎劳倈诸部纲纪列城。”清 龚自珍《对策》:“至 唐 以后,孝义高年之访虽下於朝,宣风美俗之官虽巡於野,而故事具文,了无真意,此所闻於史者也。”
    • 5.
      徯苏释义:期待苏息。语本《书·仲虺之诰》:“徯予后,后来其苏。”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用慰徯苏之望,爰兴问罪之师。”清 钮琇《觚賸·记吴六奇》:“方今九五当阳,天旅南下,正蒸庶徯苏之会,豪杰效用之秋。”参见“徯后”、“来苏”。
    • 6.
      秉钧释义:比喻执政。 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唐宣宗《断句》诗:“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旧唐书·崔彦昭传》:“秉钧之道,何所难哉。”《明史·武宗纪赞》:“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
来苏是什么意思 来苏读音 怎么读 来苏,拼音是lái sū,来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