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玉振 玉振的意思
zhèn

玉振

简体玉振
繁体
拼音yù zhèn
注音ㄩˋ ㄓ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zhèn,(1) 搬动,挥动。【组词】: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2) 奋起,兴起。【组词】: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3) 古同“赈”,救济。(4) 古同“震”,威震。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像玉石一样的音响。

玉振的意思

玉振 [yù zhèn]

1. 谓磬声振扬。谓振扬天子之德音。形容帝王仁德的声音。谓著述继美前贤。比喻文辞声调铿锵。古琴名。

玉振 引证解释

⒈ 谓磬声振扬。

《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俞樾 《群经平议·孟子二》:“所谓‘金声而玉振之’者,以金声始洪而终杀,必以玉声振扬之。此‘之’字即指金声而言。”

⒉ 谓振扬天子之德音。

《汉书·儿宽传》:“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以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
颜师古 注:“言振扬德音,如金玉之声。”

⒊ 形容帝王仁德的声音。

《晋书·景帝纪》:“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

⒋ 比喻文辞声调铿锵。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儁。飞辩摛藻,华繁玉振。”

⒌ 谓著述继美前贤。

《晋书·卫玠传》:“昔 王辅嗣 吐金声於中朝,此子復玉振於 江 表。微言之绪,絶而復续。”
王国维 《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二 刘 金声於 隋 代, 孔贾 玉振於 唐 初。”

⒍ 古琴名。

元 陶宗仪 《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雪、玉振、黄鵠、秋啸。”


国语词典

玉振 [yù zhèn]

⒈ 磬声,古代奏乐皆击钟起声,终了鸣磬收音。

《孟子·万章下》:「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⒉ 天子的声音。

《晋书·卷二·景帝纪》:「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

⒊ 比喻文辞铿锵、词藻出众。

《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飞辩摛藻,华繁玉振。」


玉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成释义:⒈大的成就。 指事功。《易·井》:“元吉在上,大成也。”孔颖达 疏:“上六所以能获元吉者,只为居井之上,井功大成者也。”《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郑玄 笺:“大成,谓致太平也。”⒉大的成就。指学问。《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⒊大的成就。指道德。《孟子·万章下》:“孔子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赵岐 注:“孔子 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明 方孝孺《崔浩》:“若圣贤之大成,则岂如斯而止哉。”⒋完备。《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2.
      琼音释义:⒈玉振之声。 喻清越之声。⒉对人言辞、诗文的美称。⒊书简的美称。
    • 3.
      真龙释义:⒈龙。真,谓非其他变种。汉 王充《论衡·乱龙》:“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唐 杨炯《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崔亭伯 真龙之气,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宋 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真龙反惊 叶。”⒉称骏马。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明 陈子龙《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⒊比喻皇帝。明 高启《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
    • 4.
      鸣金赋释义:犹言金声玉振的诗文。明 唐顺之《送真州蒋生至宜兴亲迎归》诗:“相门甥馆得才郎,文藻翩翩貌復扬。十年久著鸣金赋,一笑今游射雉场。”

玉振(yuz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玉振是什么意思 玉振读音 怎么读 玉振,拼音是yù zhèn,玉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玉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