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pí,(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组词】:皮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组词】:裘皮。(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组词】:封皮。书皮。(4) 表面。【组词】:地皮。(5) 薄片状的东西。【组词】:豆腐皮。(6) 韧性大,不松脆。【例句】:花生放皮了。(7) 不老实,淘气。【组词】:顽皮。(8) 指橡胶。【组词】:胶皮。皮球。(9) 姓。
yáng xiáng,(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组词】: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 姓。(1) 同“祥”,吉祥。
zhì,(1) 本体,本性。【组词】: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2) 朴素,单纯。【组词】:质朴。质直。(3) 问明,辨别,责问。【组词】:质疑。质问。质询。对质。(4) 抵押或抵押品。【组词】:人质。(5) 同“贽”,礼物。
1.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⒈ 比喻外强中干。
引语本 汉 扬雄 《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水旱频仍,飢饉荐至,号称殷富者,以供输供役而十室九虚;策名縉绅者,以尚侈尚奢而虎皮羊质。”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自 汉武 表章六艺,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絶勿进。尔后束缚驰骤,日甚一日。虎皮羊质,霸者假之以为护符;社鼠城狐,贱儒缘之以谋口腹。变本加厉,而全国之思想界销沉极矣。”
⒈ 外表披上虎皮,但实际是羊,本性仍怯弱。比喻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明·李昌祺也作「羊质虎皮」。
引《剪灯余话·卷四·泰山御史传》:「而本官虎皮羊质,狼子野心,弗思载笔摛词,尽其职业,惟务饮酒食肉,苟度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