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七月七 七月七的意思
yuè

七月七

简体七月七
繁体
拼音qī yuè qī
注音ㄑㄧ ㄩㄝˋ ㄑㄧ
结构ABA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yuè,(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组词】: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组词】:月刊。月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组词】:月饼。月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组词】:月子。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基本含义

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

七月七的意思

七月七 [qī yuè qī]

1.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

七月七 引证解释

⒈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参见“七夕”。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 王禹偁 《七夕·商州作》诗:“去年七月七,直庐开独坐。”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


七月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夕乞巧释义:乞:求;巧:技艺。七月七日夜,妇女向织女星乞求技巧。
    • 2.
      七孔鍼释义:亦作“七孔针”。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西京杂记》卷一:“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綵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 3.
      七月七释义: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唐 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宋 王禹偁《七夕·商州作》诗:“去年七月七,直庐开独坐。”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参见“七夕”。
    • 4.
      上元夫人释义:中国 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 阿环。 传说她是 西王母 的小女、三天真皇 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汉武帝 元封 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 感于 武帝 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 汉 宫,命侍女 郭密香 往邀 上元夫人 前来宴会。宴毕,应 武帝 之求,王母 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 遵奉 王母 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唐 顾况《梁广画花歌》:“王母 欲过 刘彻 家,飞琼 夜入云軿车…… 上元夫人 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 5.
      丢巧针释义:⒈亦作“丢针儿”。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⒉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 6.
      佳会释义:⒈指男女欢会。宋 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明 刘基《七月七日》诗:“百年佳会几今宵,脉脉相看一水遥。”《花月痕》第十五回:“今日何夕?正露凉烟淡,双星佳会。”⒉高雅的聚会。明 莫是龙《笔麈》引 宋 黄庭坚 帖:“近有佳会,率以故不得佳,岂食料禁不批放耶?”明 袁宏道《和钟君威花字》诗:“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清 陈梦雷《拟古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佳会再难遇,置酒在高堂。”
    • 7.
      北阮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 步兵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罗綺。
    • 8.
      卜巧释义:旧时民俗。 七月七日夜捉蜘蛛藏盒中,天明启盒以视蛛网稀密,密者为巧多,稀者为巧少。
    • 9.
      吹笙庙释义:仙人 王子乔 之庙。道家传说 王子乔 好吹笙,后登仙,曾语 桓良 于七月七日在 缑岭(河南 偃师 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 缑氏山 下。见 汉 刘向《列仙传》。
    • 10.
      填河释义:亦称“填桥”。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南朝 梁 庾肩吾《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五代 徐夤《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明 高启《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清 李渔《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鹊桥”。
    • 11.
      巧夕释义:即七夕。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
    • 12.
      得巧释义:⒈谓得其巧妙。⒉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
    • 13.
      房栊释义:⒈亦作“房笼”。窗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櫳虚兮风泠泠。”颜师古 注:“櫳,疏槛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缪启愉 校释:“笼…… 明 清 刻本及辑要引作‘櫳’”。黄麓森 校记:“櫳、笼古通。”南朝 宋 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房櫳。”⒉泛指房屋。《文选·张协<杂诗>之一》:“房櫳无行跡,庭草萋以緑。”李周翰 注:“櫳亦房之通称。”唐 王维《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明 陆采《
    • 14.
      扇市释义:古时五月以出售扇子等节物为主的集市。《类说》卷六引 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宋 赵朴《成都古今记》:“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寳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 15.
      控鹤释义:相传 周灵王 太子 王子乔 喜吹笙,学凤鸣,道士 浮丘公 接他上 嵩山。三十年后,有人找到他,他说:叫我家里人在七月七日那天在 缑氏山 等我。到时候,王子乔 骑着白鹤在山顶上向大家招手。见 汉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后因以“控鹤”指得道成仙。晋 孙绰《游天台赋》:“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南朝 齐 孔稚珪《褚先生伯玉碑》:“是以 子晋 笙歌,驭凤於天海;王乔 云举,控鹤於玄都。”亦作“控鵠”。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 休水 ﹞发侧 緱氏原,《开山图》谓之 緱氏山 也,亦云仙者升焉。
    • 16.
      晒书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 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
    • 17.
      晒腹释义:晋 郝隆 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也。后用为曝书之典。
    • 18.
      晒犊鼻释义: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 19.
      曝衣楼释义: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
    • 20.
      曝裈释义:晋 阮咸 曾于七月七日以竿挂犊鼻褌于庭。后以“曝褌”为疏放不拘之典。
七月七是什么意思 七月七读音 怎么读 七月七,拼音是qī yuè qī,七月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七月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