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污 [zāng wū]
1. 亦作“赃污”。
3. 见“赃污”。
赃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贜污”,见“赃汚”。
国语词典
赃污 [zāng wū]
⒈ 贪污受贿。
引《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⒉ 诬蔑、毁谤他人的名誉。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好耽耽坐在这里,却与谁有约束?把这等话赃污我!」
赃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永不叙用释义:官制名。处分之制。清代对官员处分之法,以革职为最重之处分,而永不叙用则为革职处分中之最重者。凡官员以计参革职(即通过大计考核而被参劾革职)及犯赃污等罪者,皆永不叙用。某些因政治性原因而获罪者,也有处以革职永不叙用者,但非定制。
- 2.
纠举释义:亦作“糺举”。督察举发。《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絶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北齐书·窦泰传》:“泰 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宋 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 3.
贿货释义:⒈财物。晋 左思《蜀都赋》:“贿货山积,纤丽星繁。”《宋书·褚叔度传》:“广营贿货,家财丰积。”《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休消贿货躭婬慾,莫恼慈亲纵酒狂。”⒉谓贿赂。《隋书·炀帝纪下》:“贿货如市,寃枉莫伸。”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贿货纵横,赃污狼藉。”
- 4.
赃汚释义:⒈亦作“赃污”。亦作“贜汚”。亦作“贜污”。贪赃纳贿。⒉诬陷,诬蔑。
- 5.
轻脱释义:轻佻。语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无礼则脱。”杜预 注:“脱,易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陜输,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思恭吴 士,轻脱,洩进士问目,三司推,赃污狼藉,命西朝堂斩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冯生 ﹞少轻脱,纵酒。”
- 6.
长徒释义:长期服劳役。古代刑罚之一。《宋书·武帝纪》:“其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与之更始。长徒之身,特皆原遣。”《隋书·刑法志》:“其不合远配者,男子长徒,女子配舂,并六年。”
- 7.
高品释义:⒈高手,名流。《宋书·羊玄保传》:“玄保 既善棊,而 何尚之 亦雅好棊。吴郡 褚胤,年七岁,入高品。”宋 何薳《春渚纪闻·祝不疑奕胜刘仲甫》:“众请 不疑 与 仲甫 就局,祝 请受子。仲甫 曰:‘士大夫非高品不復能至此,对手且当争先。’”⒉高的官阶或品级。唐 刘肃《大唐新语·刚正》:“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且 仲翔 所犯赃污耳。今高品有侍御史,卑品有监察御史,今敕臣,恐非陛下之意。”《旧唐书·职官志一》:“千牛备身左右,卫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孙起家为之。”⒊德高望重的人。唐 张九龄《上张燕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