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准予 准予的意思
zhǔn

准予

简体准予
繁体
拼音zhǔn yǔ
注音ㄓㄨㄣˇ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n,(1) 允许,许可。【组词】:准许。准予。批准。(2) 〈介〉依照,依据。【组词】:准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组词】:水准。准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组词】:准则。标准。(5) 箭靶的中心。【例句】:准的(dì)。(6) 正确。【组词】:准确。准星。瞄准。(7) 〈副〉一定,确实。【组词】:准保。准定。(8) 鼻子。【例句】:隆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组词】:准尉。准平原。

yǔ yú, ◎ 同“余”,我。【例句】: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 给与。【组词】: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基本含义

准予指准许、同意、批准。

准予的意思

准予 [zhǔn yǔ]

1. 表示准许;同意。

准予量才使用。

[grant; approve; permit;]

准予 引证解释

⒈ 表示准许,同意。多用于公文。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凡愿意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

如:准予给假二日。


国语词典

准予 [zhǔn yǔ]

⒈ 公文上用以表示许可的意思。

如:「准予请假」。


准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予告释义:⒈汉 代二千石以上有功官员依例给以在官休假的待遇,谓之予告。告,休假。《汉书·冯野王传》:“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为亭长,常告归之田”裴骃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汉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⒉后代凡大臣因病、老准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宋 杨万里《二月二十四日雨中泛舟赋诗》:“君王予告作寒食,来看 孤山 海棠色。”《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 攀龙 ﹞念母思归,遂谢病。故事,外官谢病不再起,吏部重
    • 2.
      予归释义:准予辞官回家。
    • 3.
      优免释义:准予豁免租赋、力役等,以示优待。
    • 4.
      允行释义:准予施行。
    • 5.
      准予释义:公文用语,表示准许: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 6.
      如详缴释义:旧时官府司法用语。谓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准予销案。
    • 7.
      山牌释义:准予开矿的牌照。
    • 8.
      撤诉释义:原告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回起诉的诉讼行为。是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是否准予撤诉,由法院裁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法院可注销案件不予审理。
    • 9.
      放告释义:旧州县衙门定期挂牌准予告状的做法。
    • 10.
      文引释义:准予通行的文书。 《金史·海陵纪》:“﹝ 贞元 二年﹞七月庚申,初设盐钞香茶文引印造库使副。”《元典章·兵部三·船轿》:“今后回任官员就便出给文引,开写见授品级人马数目。”《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伏望大人出文引,勾将观主问缘因。”《西游记》第三十回:“想是这虎害了 唐僧,得了他文引,变作那取经的模样,今在朝中哄骗主公。”
    • 11.
      派司释义:⒈旧指厚纸印成的或订成本儿的出入证、通行证等。⒉指通过;准予通过(检查、关卡、考试等)。[英pass]
    • 12.
      给假释义:准予休假。
    • 13.
      茶引释义:指旧时茶商纳税后由官厅发给的运销执照。 上开运销数量及地点,准予按引上的规定从事贸易。此制始于 宋 代,元、明、清 仍之,清 末渐废。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一·江茶》:“政和 初,蔡京 欲尽笼天下钱实中都,乃创引法,即 汴京 置都茶场,印卖茶引,许商人赴官算请,就园户市茶,赴所在合同场秤发,岁收息钱四百餘万緡。”《宋史·赵开传》:“﹝ 建炎 二年﹞参酌 政和 二年 东京 都茶务所创条约,即给茶引,使茶商执引与茶户自相贸易。”《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宋 时禁茶榷税,但是茶商纳了官银,方关茶引
    • 14.
      行使证释义:准予机动车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证件。
    • 15.
      许可证释义:指准予做某事的书面证明。
    • 16.
      请战释义:请求上级准予参加战斗:请战书。主动请战。
    • 17.
      赐休释义:请皇帝准予辞官退休。
    • 18.
      赐告释义:⒈汉 律,官二千石者病满三月当免。“赐告”谓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史记·汲郑列传》:“黯 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汉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復其告,使得带印紱,将官属,归家治疾也。”⒉给假;准予告假。唐 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宋史·真宗纪二》:“詔从官先塋在 洛 者
    • 19.
      量才録用释义:酌量才能,收录任用。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劃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録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亦作“量材録用”。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爾等果能悔悟來歸,定然量材録用。”
    • 20.
      铁牢释义:监狱。铁,喻其禁锢严密。许地山《危巢坠简·人非人》:“她便仗着三年间的铁牢生活,请党部移文给大学,说她有功党国,准予毕业。”

准予(zhun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准予是什么意思 准予读音 怎么读 准予,拼音是zhǔn yǔ,准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准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