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拜扫 拜扫的意思
bàisǎo

拜扫

简体拜扫
繁体拜掃
拼音bài sǎo
注音ㄅㄞˋ ㄙ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sǎo sào,(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基本含义

指拜谒、参拜、扫墓等活动。

拜扫的意思

拜扫 [bài sǎo]

1. 亦作“拜埽”。

拜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拜埽”。扫墓,上坟。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
唐 徐凝 《嘉兴寒食》诗:“嘉兴 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拜埽》:“《后汉·光武纪》云:‘ 建武 十年八月,幸 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於墓也,即今上坟。拜埽盖起於此。”
元 张可久 《落梅风·春情》曲:“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鶯藏燕。”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清明拜扫,搭船借伞,前世恩人来相见。”


国语词典

拜扫 [bài sǎo]

⒈ 祭扫坟墓。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拜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拜坟释义:拜扫坟墓。
    • 2.
      拜埽释义:见“拜扫”。
    • 3.
      拜墓释义:拜扫坟墓。
    • 4.
      拜扫释义:在墓前祭奠;扫墓:拜扫烈士墓。
    • 5.
      朝陵释义:帝王拜扫祖先陵墓。
    • 6.
      濯锦江释义:江名。即 锦江。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唐 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 头花柳春。”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唐 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河阳县 里虽无数,濯锦江 边未满园。”
    • 7.
      祖茔释义:祖辈的坟地。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将骨殖做一担挑来,指望的傍祖塋好生安厝。”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筑墓除妖》:“张惠,德州 人,少以孝义称,祖塋去家五里,洪武 初,遭兵燹,被穵暴露。”《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一日,清明节,父亲合族,都往祖塋祭扫。”清 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墓在 西跨塘 寿山 祖莹之侧,每年春日,必挈 芸 拜扫。”洪深《五奎桥》第一幕:“周 氏子孙又添买了许多田,并且在祖茔后面盖造了一所祠堂。”
    • 8.
      负谴释义:获罪;被谪。唐 陈子昂《为义兴公求拜扫表》:“然臣之负谴,实陷无辜;吏议不明,以投魑魅。”唐 戎昱《赠别张驸马》诗:“一朝负谴辞丹闕,五年待罪 湘江 源。”《宋史·谢德权传》:“臣久领京务,颇虑中外观听,谓臣负谴外迁,愿稍进其秩。”

拜扫(bais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拜扫是什么意思 拜扫读音 怎么读 拜扫,拼音是bài sǎo,拜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拜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