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坐 地坐的意思
zuò

地坐

简体地坐
繁体
拼音dì zuò
注音ㄉ一ˋ ㄗ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zuò,(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组词】: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2) 乘,搭。【组词】:坐车。坐船。(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例句】:“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组词】:坐落。坐北朝南。(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组词】:坐锅。(6) 物体向后施压力。【例句】:房顶往后坐。(7) 介词,因,由于,为着。【例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8) 副词(①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②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③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④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⑤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9) 定罪。【组词】: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10) 瓜果等植物结实。【组词】:坐瓜。坐果。(11) 同“座”。

基本含义

指长时间坐在地上,形容人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地坐的意思

地坐 [dì zuò]

1. 谓席地而坐。

地坐 引证解释

⒈ 谓席地而坐。

《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羣小来弔,盘旋地坐。”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社日》:“豶豕新烹白醪熟,奋衣地坐无拘束。”


地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屁股释义:⒈形容快而稳当地坐下。⒉形容数量甚多。⒊满屁股。如:他沾了一屁股泥。
    • 2.
      乖乖释义:⒈顺从;听话:孩子们都乖乖儿地坐着听阿姨讲故事。⒉对小孩儿的爱称。⒊表示惊讶或赞叹:乖乖,外边真冷!。乖乖,这艘船真大!
    • 3.
      五积六受释义: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 4.
      坏坐释义:歪斜地坐着。
    • 5.
      大地原点释义:天文部门推算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我国选定的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 6.
      安坐释义:⒈安稳地坐着。谓不劳神费力。《庄子·说剑》:“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唐 韩愈《讲学解》:“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宋 朱熹《答黄直卿书》:“其势駸駸,恐未容饱食而安坐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公公只管安坐前厅静听消息。”戴望舒《秋》诗:“我是微笑着,安坐在我的窗前。”⒉古时坐的一种姿势。清 凤韶《凤氏经说·四牡》:“古者之坐皆跪。安坐,坐而著于蹠也。危坐,坐而直其身也。”清 恽敬《困说》:“古者危坐任膝,安坐任足,夷坐
    • 7.
      安详释义:从容不迫;稳重:面容安详。举止安详。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里。
    • 8.
      忝陪末座释义: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
    • 9.
      散坐释义:⒈宴会结束,宾客离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当下一面吃酒,一面谈了一席话,酒也够了,菜也残了,撒了出去,大家散坐。”⒉随便而坐;零散地坐。《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众客散坐,或凭栏看书,或啜茗闲谈。”《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时撤酒添羹,闔席饭罢,散坐闲谈了几句,张太太 便告辞回家。”
    • 10.
      整衣危坐释义:危坐:端正地坐着。整理服装仪容,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11.
      斯文释义:⒈指文化或文人:敬重斯文。斯文扫地。⒉文雅:他说话挺斯文的。斯斯文文地坐着。
    • 12.
      杂然释义:⒈聚合貌。 杂,通“集”。宋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清 徐乾学《<震川文集>序》:“虚气浮响,杂然并作。”郭沫若《残春》二:“默默地坐在火车中,种种想念杂然而来。”⒉混杂貌。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充 仲宣(王粲)之赋,当与 子美(杜甫)《岳阳楼》五言、太白《凤凰臺》长句同帙而共编,不当与 张翰 思 吴 之叹、班超 玉门 之书、马援 浪泊西里之念杂然为一议状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稍末,无復有金矣。”⒊杂乱貌。《新唐书
    • 13.
      槁坐释义:如枯木般不动地坐着。
    • 14.
      正襟危坐释义: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 危:高耸,引申为端正。
    • 15.
      正襟安坐释义: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同“正襟危坐”。
    • 16.
      水过地皮湿释义:⒈喻多少也沾一点利益。《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⒉喻仅及表面,未能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重,不可能长时间地坐下来读书,若不围绕着科研进修,容易形成泛览,‘水过地皮湿’。”
    • 17.
      没精打采释义: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他没精打采地坐在地下,低着头,不吱声。也说无精打采。
    • 18.
      瘫坐释义:瘫软无力地坐下。
    • 19.
      端坐释义:端正地坐着:端坐养神。端坐读书。
    • 20.
      肃坐释义: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地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屁股释义:⒈形容快而稳当地坐下。⒉形容数量甚多。⒊满屁股。如:他沾了一屁股泥。
    • 2.
      乖乖释义:⒈顺从;听话:孩子们都乖乖儿地坐着听阿姨讲故事。⒉对小孩儿的爱称。⒊表示惊讶或赞叹:乖乖,外边真冷!。乖乖,这艘船真大!
    • 3.
      五积六受释义: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 4.
      坏坐释义:歪斜地坐着。
    • 5.
      大地原点释义:天文部门推算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我国选定的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 6.
      安坐释义:⒈安稳地坐着。谓不劳神费力。《庄子·说剑》:“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唐 韩愈《讲学解》:“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宋 朱熹《答黄直卿书》:“其势駸駸,恐未容饱食而安坐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公公只管安坐前厅静听消息。”戴望舒《秋》诗:“我是微笑着,安坐在我的窗前。”⒉古时坐的一种姿势。清 凤韶《凤氏经说·四牡》:“古者之坐皆跪。安坐,坐而著于蹠也。危坐,坐而直其身也。”清 恽敬《困说》:“古者危坐任膝,安坐任足,夷坐
    • 7.
      安详释义:从容不迫;稳重:面容安详。举止安详。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里。
    • 8.
      忝陪末座释义: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
    • 9.
      散坐释义:⒈宴会结束,宾客离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当下一面吃酒,一面谈了一席话,酒也够了,菜也残了,撒了出去,大家散坐。”⒉随便而坐;零散地坐。《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众客散坐,或凭栏看书,或啜茗闲谈。”《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时撤酒添羹,闔席饭罢,散坐闲谈了几句,张太太 便告辞回家。”
    • 10.
      整衣危坐释义:危坐:端正地坐着。整理服装仪容,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11.
      斯文释义:⒈指文化或文人:敬重斯文。斯文扫地。⒉文雅:他说话挺斯文的。斯斯文文地坐着。
    • 12.
      杂然释义:⒈聚合貌。 杂,通“集”。宋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清 徐乾学《<震川文集>序》:“虚气浮响,杂然并作。”郭沫若《残春》二:“默默地坐在火车中,种种想念杂然而来。”⒉混杂貌。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充 仲宣(王粲)之赋,当与 子美(杜甫)《岳阳楼》五言、太白《凤凰臺》长句同帙而共编,不当与 张翰 思 吴 之叹、班超 玉门 之书、马援 浪泊西里之念杂然为一议状也。”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稍末,无復有金矣。”⒊杂乱貌。《新唐书
    • 13.
      槁坐释义:如枯木般不动地坐着。
    • 14.
      正襟危坐释义: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史记·日者列传》:“猎缨正襟危坐。” 危:高耸,引申为端正。
    • 15.
      正襟安坐释义: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同“正襟危坐”。
    • 16.
      水过地皮湿释义:⒈喻多少也沾一点利益。《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⒉喻仅及表面,未能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重,不可能长时间地坐下来读书,若不围绕着科研进修,容易形成泛览,‘水过地皮湿’。”
    • 17.
      没精打采释义: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他没精打采地坐在地下,低着头,不吱声。也说无精打采。
    • 18.
      瘫坐释义:瘫软无力地坐下。
    • 19.
      端坐释义:端正地坐着:端坐养神。端坐读书。
    • 20.
      肃坐释义: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地坐造句

1.在节假日,王老五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

2.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还在想着刚才老王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其味无穷。

3.看他冠冕堂皇地坐在主席位置上,真有董事长的架势。

4.在被敌围困,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这位将军仍然沉着、镇定地坐阵指挥。

5.铃声响了,我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

6.同事之间闹了矛盾,应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讲道理,而不能凭感情用事。

7.你打伤了别人,怎么还能心安理得地坐在那儿不动?

8.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

9.我安静地坐下来,写了这篇帖子,百感交集。

10.小明的爸爸穷年累月地坐在书房里写小说。

11.他从房间里精神恍惚地走了出来,又在饭桌前无精打采地坐下。

12.不管妻子怎么吼叫,他仍置若罔闻地坐在那里,看着电视。

13.这个打击让他完全崩溃了,经常魂不附体地坐着发呆。

14.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伤心地呼唤着父母,呼唤着兄弟姐妹。

15.小兔津津有味地坐在妈妈身边吃草。

16.她是个恬静的姑娘,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看书。

17.我走进学校,惬意地坐在操场上。

18.班级里大班教学的,一个大教室,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不用扩音器根本听不到前面老师说什么。

19.河边有一个身体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老人,独自一人坐在小船上单独,静静地坐着,等待鱼上钩。

20.也许当我熟睡后,妈妈会悄悄地坐在我的床前,拨动着我的头发,并且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地坐(diz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地坐是什么意思 地坐读音 怎么读 地坐,拼音是dì zuò,地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