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土 [tuò tǔ]
1. 开拓疆土。
拓土 引证解释
⒈ 开拓疆土。
引晋 左思 《吴都赋》:“拓土画疆,卓犖兼并。”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睿哲英断,雄略神智。拓土开疆,经天纬地。”
拓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开疆展土释义: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同“开疆拓土”。
- 2.
开疆拓境释义: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 3.
开疆拓宇释义: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同“开疆拓土”。
- 4.
拓境释义:⒈开拓土宇,扩张领土。 ⒉指已开拓的地域。
- 5.
改辟释义:⒈见“改辟”。⒉亦作“改闢”。另行开拓土地。
- 6.
斥土释义:⒈开土地为冢圹。天子即位预作陵墓的避讳说法。⒉开拓土地。⒊盐碱地。
- 7.
杜母释义:⒈《后汉书·杜诗传》:“七年,迁 南阳 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於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於 召信臣,故 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 召父,后有 杜母。’”后遂以“杜母”称扬父母官。明 汤显祖《牡丹亭·延师》:“杜母 高风不可攀,甘棠游憩在 南安。”⒉石竹子的别名。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六:“石竹子,《本草》名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又名杜母草、燕麦、蘥麦。”
- 8.
殷足释义:殷实,富足。《后汉书·杜诗传》:“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天下仓廩充实,百姓殷足。”《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六人里头,只有 刘 蒋 二人家事凉薄些儿。那四位却也一个个殷足。”《明史·冯琦传》:“比来天下赋额,视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而民户殷足者,则十减其五。”
- 9.
诰券释义:皇帝赐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明 王錡《寓圃杂记》卷上:“敬中 时年七岁,得父爵。太宗 即位,公主纳其誥券。”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封谥同本人名》:“隆庆 初,给故新建伯 王守仁 誥券勋号,亦有‘守正’二字,则以二名不偏讳也。”《清史稿·世祖纪一》:“满洲 开国诸臣,运筹帷幄,决胜庙堂,汗马著勋,开疆拓土,应加公、侯、伯世爵,锡以誥券。”
- 10.
辟强释义:⒈古代君主专用之号。 取开疆拓土之意。⒉“辟彊园”的省称。
- 11.
辟彊释义:⒈古代君主专用之号。 取开疆拓土之意。汉 贾谊《新书·审微》:“昔者 卫侯 朝於 周,周 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彊。’周 行人还之,曰:‘啟彊、辟彊,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一本作“辟疆”。⒉“辟彊园”的省称。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陆鸿渐》:“吴门 有 辟彊园,地多怪石。鸿渐《玩月》诗云:辟彊 旧林閬,怪石纷相向。”详“辟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