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衣 [shèng yī]
1. 谓儿童稍长,能穿起成人的衣服。
3. 指身体能承受衣服的重量。
胜衣 引证解释
⒈ 谓儿童稍长,能穿起成人的衣服。
引《史记·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纔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騖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汪容甫》:“题《机声灯影图》……五云:‘裁到胜衣日,长为负米游。’”
⒉ 指身体能承受衣服的重量。
引宋 苏轼 《次韵王巩复同泛舟》:“沉郎 清瘦不胜衣, 边老 便便带十围。”
例如:弱不胜衣。
国语词典
胜衣 [shèng yī]
⒈ 身体能够承担成人衣服的重量,常指儿童稍长。
引《史记·卷六〇·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病势日增,弱不胜衣。」
胜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既立释义:指三十岁。 语本《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明 徐渭《自书小像赞一》:“吾生而肥,弱冠而羸不胜衣,既立而復渐以肥,乃至於若斯图之痴痴也。”
- 2.
眇小释义:⒈指形貌矮小瘦弱。《史记·孟尝君列传》:“赵 人闻 孟尝君 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 薛公 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南史·周敷传》:“敷 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胆力劲果,超出时辈。”《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初 翼城 人 郑注,眇小,目下视,而巧譎倾諂,善揣人意,以医游四方,羇贫甚。”⒉微小。汉 枚乘《七发》:“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懣、酲醲病酒之徒哉!”南朝 宋 鲍照《瓜步山楬文》:“瓜步山 者,亦 江 中渺小山也。”⒊指地位低微。
- 3.
获宥释义:得到赦宥。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羇旅之臣,幸若获宥,及於宽政,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北周 庾信《又谢赵王赉息丝布启》:“南冠获宥,既预礼延;稚子胜衣,还蒙拜謁。”唐 白行简《滤水罗赋》:“滤 颜生 之瓢水,欲饮而徐清;漉 范令 之釜鱼,将烹而获宥。”
- 4.
贮储释义:积蓄;储藏。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宋 范成大《次韵时叙赋乐先生新居》:“松煤茧纸妙挥扫,芸香锦囊深贮储。”《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五年》:“儒者或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然腹中贮储,有过人者,何可易视也!”
- 5.
退然释义:⒈柔和;柔弱。《礼记·檀弓下》:“文子 其中,退然如不胜衣。”郑玄 注:“中,身也;退,柔和貌。”清 归庄《书蒋孝子》:“﹝ 蒋生 ﹞退然如不胜衣,而辞气蔼然,谨厚朴雅人也。”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夫 中国 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⒉谦卑;恬退。唐 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於众人者无几耳。”《宋史·吴芾传》:“﹝ 吴芾 ﹞与 秦檜 旧故,至是 檜 已专政,芾 退然如
- 6.
颊辅释义:⒈口两旁的肌肉。亦指面颊。《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晋 杜预 注:“辅,颊辅。”宋 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大儿胜衣冠,小儿丰颊辅。”⒉指脸的两侧和颊骨。宋 陆游《龋齿》诗:“昨莫作尤剧,颊辅相钩联。”
- 7.
齿学释义:语本《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於学之谓也。”因以“齿学”指太子入学,不敢居人之前,与公卿之子依年龄大小为序,以示谦卑。唐 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之让,元良由是作贞。”宋 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虽甫逮胜衣,习为容於趋拜;而方思就傅,赖齿学之渐磨。”《明史·黄凤翔传》:“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