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顿脚 顿脚的意思
dùnjiǎo

顿脚

简体顿脚
繁体頓腳
拼音dùn jiǎo
注音ㄉㄨㄣˋ ㄐ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ùn dú,(1) 很短时间的停止。【组词】:停顿。顿宕。抑扬顿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组词】: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3) 叩,跺。【组词】:顿首再拜。(4) 处理,设置。【组词】:安顿。整顿。(5) 疲乏。【组词】:困顿。劳顿。(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例句】: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7) 次。【组词】:三顿饭。(8) 同“钝”,不锋利。(9) 姓。

jiǎo jué,(1)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组词】: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2) 最下部。【组词】:脚注。山脚。墙脚。(3) 剩下的废料,渣滓。【组词】:下脚料。(4)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5)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组词】:脚夫。脚行(háng )。脚钱。拉脚。

基本含义

指生气或焦急时踩地示意,表示愤怒、恼怒或不满。

顿脚的意思

顿脚 [dùn jiǎo]

1. 跺脚。

顿脚 引证解释

⒈ 跺脚。

唐 韩愈 《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沙汀 《困兽记》二七:“她顿脚,她的眼泪不断的夺眶而出。”
《中国歌谣资料·不如从小喂小狗》:“打发三姐出了门儿,爹爹顿脚娘拍手,‘不如从小喂小狗’。”


国语词典

顿脚 [dùn jiǎo]

⒈ 以脚跺地。

《文明小史·第四回》:「问问这个道理,倘若不还他们道理,他们就要上控。柳知府急的顿脚。」

跺脚


顿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吐舌释义:⒈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汉书·丙吉传》:“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县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无知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舌》:“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寧。”⒉惊奇貌;惊恐貌。唐 韩愈《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寧阳 乃下令:‘军士有夺人财物者斩。’三军皆吐舌。”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时疫,兄弟叔侄
    • 2.
      嗐声跺脚释义:亦作“嗐声顿脚”。形容惋惜、焦急或气愤的样子。
    • 3.
      搓手顿脚释义:形容焦急不耐烦:遇到困难要设法克服,光搓手顿脚也不解决问题。
    • 4.
      跳搭释义:顿脚喧闹。
    • 5.
      跳蹋释义:顿脚。
    • 6.
      跺足释义:顿脚。
    • 7.
      跺蹬释义:顿脚。
    • 8.
      蹀足释义:踏足;顿脚。

顿脚(dun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顿脚是什么意思 顿脚读音 怎么读 顿脚,拼音是dùn jiǎo,顿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顿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