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对 事对的意思
shìduì

事对

简体事对
繁体事對
拼音shì duì
注音ㄕˋ ㄉ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基本含义

指事情相对应、相符合。

事对的意思

事对 [shì duì]

1. 用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故实,构成对偶句的修辞方法。

事对 引证解释

⒈ 用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故实,构成对偶句的修辞方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 宋玉 《神女赋》云:‘ 毛嬙 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 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


事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在话下释义: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这点小事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 2.
      为何不必释义:为什么不是必然发生的呢。引申意思:应该是心中有佛的人,偶然发生的是对其来说也是必然;心中无佛的人必然发生的事对其来说也是偶然。
    • 3.
      人身攻击释义:不是对事实本身进行有原则的批评,而是借事对个人进行攻击、辱骂。
    • 4.
      代理贸易释义:代理人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直接从事对委托人发生效力的贸易行为。 代理人有权代表委托人进行签订买卖合同、购销商品等商务活动,并向委托人收取佣金作为报酬。
    • 5.
      大败释义:在竞争和军事对抗中遭受惨重的失败。
    • 6.
      恍恍释义:⒈矇眬不清貌。《老子》“是谓惚恍”汉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⒉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唐 王度《古镜记》:“勣 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 秦 路。”宋 洪迈《夷坚丁志·淳安民》:“踰三年,方君 为 鄂州 蒲圻 宰。白昼恍恍,於厅事对群吏震悸言曰:‘固知翁必来。’”王闿运《愁霖赋》:“倚高轩而恍怳,竟旦夕而忘言。”⒊晃荡。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吕正惠公 端 使 高丽,遇风涛恍恍,摧檣折舵,舟
    • 7.
      沧浪洲释义:传说中的海岛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大业 元年,为过海使判官,遇风浪坏船,黑雾四合,同济者皆不救,而 藏几 独为破木所载,殆经半月,忽达于洲岛间,洲人问其从来,藏几 具以事对。洲人曰:此乃 沧浪洲,去中国已数万里。”
    • 8.
      满腔激情释义:形容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对某事对某人一种强烈的苛求欲望。
    • 9.
      犬马齿释义:⒈臣子对君上卑称自己的年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事对》:“臣犬马齿衰,赐骸骨,伏陋巷。”⒉用为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 丰玉桂 ﹞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尚少良配。’”清 钮琇《觚賸·巡检附魂》:“﹝ 刘肇琨 ﹞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
    • 10.
      画可释义:旧时帝王在臣属奏章上批个“可”字。表示允准可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大治 洛阳宫,起 昭阳、太极殿”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画可,画从其所奏。”《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稟,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 11.
      译法释义:翻译的方法。《齐鲁学刊》1986年第2期:“《译注》认为如果把‘何有于我哉’译为‘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种译法便不是 孔子 谦虚之辞。”《历史知识》1986年第2期:“《大唐西域记》对Cina一词的译法,表明 唐 代已有以‘汉’作为 中国 代称的倾向。”
    • 12.
      震撼人心释义: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 13.
      骍犅释义:祭祀用的赤色公牛。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鲁 祭 周公,何以为牲?周公 用白牡,鲁公 用騂犅,羣公不毛。”何休 注:“騂犅,赤脊,周 牲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事对》:“臣 汤 问曰:‘周 天子用騂犅,羣公不毛。周公,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
    • 14.
      骤变释义:⒈迅速变革。明 张居正《答顺天张巡抚》:“旧染頽俗,久艰骤变,彼顽梗玩肆之人,以为法虽如是,未必行也。”⒉突然变化。冯骥才《雕花烟斗》:“经历了近几年的骤变,过去的事对他已恍如隔世,去之遥远。”

事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在话下释义: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这点小事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 2.
      为何不必释义:为什么不是必然发生的呢。引申意思:应该是心中有佛的人,偶然发生的是对其来说也是必然;心中无佛的人必然发生的事对其来说也是偶然。
    • 3.
      人身攻击释义:不是对事实本身进行有原则的批评,而是借事对个人进行攻击、辱骂。
    • 4.
      代理贸易释义:代理人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直接从事对委托人发生效力的贸易行为。 代理人有权代表委托人进行签订买卖合同、购销商品等商务活动,并向委托人收取佣金作为报酬。
    • 5.
      大败释义:在竞争和军事对抗中遭受惨重的失败。
    • 6.
      恍恍释义:⒈矇眬不清貌。《老子》“是谓惚恍”汉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⒉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唐 王度《古镜记》:“勣 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 秦 路。”宋 洪迈《夷坚丁志·淳安民》:“踰三年,方君 为 鄂州 蒲圻 宰。白昼恍恍,於厅事对群吏震悸言曰:‘固知翁必来。’”王闿运《愁霖赋》:“倚高轩而恍怳,竟旦夕而忘言。”⒊晃荡。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吕正惠公 端 使 高丽,遇风涛恍恍,摧檣折舵,舟
    • 7.
      沧浪洲释义:传说中的海岛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大业 元年,为过海使判官,遇风浪坏船,黑雾四合,同济者皆不救,而 藏几 独为破木所载,殆经半月,忽达于洲岛间,洲人问其从来,藏几 具以事对。洲人曰:此乃 沧浪洲,去中国已数万里。”
    • 8.
      满腔激情释义:形容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对某事对某人一种强烈的苛求欲望。
    • 9.
      犬马齿释义:⒈臣子对君上卑称自己的年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事对》:“臣犬马齿衰,赐骸骨,伏陋巷。”⒉用为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 丰玉桂 ﹞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尚少良配。’”清 钮琇《觚賸·巡检附魂》:“﹝ 刘肇琨 ﹞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
    • 10.
      画可释义:旧时帝王在臣属奏章上批个“可”字。表示允准可行。《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是时,大治 洛阳宫,起 昭阳、太极殿”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画可,画从其所奏。”《新唐书·高宗三女传》:“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稟,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 11.
      译法释义:翻译的方法。《齐鲁学刊》1986年第2期:“《译注》认为如果把‘何有于我哉’译为‘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种译法便不是 孔子 谦虚之辞。”《历史知识》1986年第2期:“《大唐西域记》对Cina一词的译法,表明 唐 代已有以‘汉’作为 中国 代称的倾向。”
    • 12.
      震撼人心释义:撼:摇动。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 13.
      骍犅释义:祭祀用的赤色公牛。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鲁 祭 周公,何以为牲?周公 用白牡,鲁公 用騂犅,羣公不毛。”何休 注:“騂犅,赤脊,周 牲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事对》:“臣 汤 问曰:‘周 天子用騂犅,羣公不毛。周公,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
    • 14.
      骤变释义:⒈迅速变革。明 张居正《答顺天张巡抚》:“旧染頽俗,久艰骤变,彼顽梗玩肆之人,以为法虽如是,未必行也。”⒉突然变化。冯骥才《雕花烟斗》:“经历了近几年的骤变,过去的事对他已恍如隔世,去之遥远。”

事对造句

1.你山峙渊羏,此事对于你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2.事对于他来说,简直不在话下。

3.但是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不过尔尔。

4.这件事对单位和个人都有好处,何乐不为?

5.这件事对于我,有些力不从心。

6.我和他虽是对头,但如果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

7.事对我们来说是正中下怀。

8.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可以说是没齿不忘,铭刻在心。

9.做这件小事对你来说肯定游刃有余。

10.这件事对错分明,你却曲意回护,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11.李大伯见多识广,这些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12.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所以虽说过去了几十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3.这件事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14.哥哥考上大学这件事对我家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喜讯!

15.这件事对他打击太大了,他的精神几乎要崩溃。

16.这件事对他的震动很大。

17.做指山卖磨的事对我们有消极的影响。

18.这件事对国家对个人都有益处,何乐而不为?

19.开诚布公且按照常规行事对希腊政府来说有些新颖。

20.这点小事对我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事对(shid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对是什么意思 事对读音 怎么读 事对,拼音是shì duì,事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