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道 佛道的意思
dào

佛道

简体佛道
繁体
拼音fú dào
注音ㄈㄨˊ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佛道的意思

佛道 [fú dào]

1. 佛法之道。

2. 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4. 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佛道 引证解释

⒈ 佛法之道。

《法华经·序品》:“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晋书·王恭传》:“王闲用兵,尤信佛道,调役百姓,修营佛寺,务在壮丽,士庶怨嗟。”

⒉ 成佛之途。比喻最好的出路。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议者戏云:‘畿尉有六道:入御史为佛道……入判司为饿鬼道。’”

⒊ 佛教与道教的并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散施贫民及助修佛道观宇,一钱不留於家。”


佛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炷心香释义: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 2.
      一瓣心香释义: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 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 3.
      世务释义:⒈谋身治世之事。 《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汉 桓宽《盐铁论·论儒》:“孟軻 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於 梁、宋。”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是将婴我以世务也。”《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务。”⒉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唐 陆龟蒙《四明山诗》序:“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一旦访余来,语不及世务。”《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一住过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经典或世务话,和尚都晓得
    • 4.
      云书释义:⒈称佛道的典籍。 ⒉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 5.
      出离生死释义: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之境而成办佛道。
    • 6.
      善法释义:⒈好的法令。 《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⒉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师子经》:“即於现世断诸不善,得众善法,修习作证。”⒊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你还没有看见满街上贴的招纸,还有出卖妇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无形的善法了。”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现在的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尚无善法。”
    • 7.
      四弘誓愿释义:佛教语。谓习大乘求菩萨果者所立的四种大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 8.
      回向文释义: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
    • 9.
      天魔外道释义:⒈佛教谓扰碍佛道者。⒉喻正统以外的旁门支派。
    • 10.
      奉道斋僧释义:奉道:信奉道教,泛指佛道;斋僧:施舍僧人饭食。信仰道教行善事。
    • 11.
      婆罗门僧释义:佛教术语,指印度婆罗门种姓之修行僧,或原信仰婆罗门教之外道,转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
    • 12.
      宝盖释义:⒈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⒉即宝盖头。详“宝盖头”。
    • 13.
      寄生囊释义:佛道指人的躯体。
    • 14.
      崔白释义: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初为图画院艺学,1078-1085年间迁待诏。工花竹禽鸟,体制清赡,生动自然,尤以败荷凫雁为佳,一改黄筌浓艳画风。亦善画佛道鬼神等。有《双喜图》等存世。
    • 15.
      幽宗释义:犹玄宗。指佛道的深奥义理。
    • 16.
      成佛作祖释义: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 17.
      成道释义:犹成佛。 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
    • 18.
      斋讲释义:⒈宣讲佛法之集会。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梁 孝元 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 阮修容 薨殁之后,此事亦絶。”《北史·高允传》:“又雅信佛道,时设斋讲,好生恶杀。”⒉旧指学舍的讲堂。宋 欧阳修《吉州学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
    • 19.
      杏黄旗释义:⒈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⒉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 20.
      枝派释义:⒈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⒉派生;衍变。唐 白居易《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宋 无名氏《<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⒊指支族,后裔。唐 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豆卢革、韦説 尝问之曰:‘汾
佛道是什么意思 佛道读音 怎么读 佛道,拼音是fú dào,佛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佛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