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慕道 慕道的意思
dào

慕道

简体慕道
繁体
拼音mù dào
注音ㄇㄨ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向往,敬仰。【组词】:慕名。羡慕。仰慕。爱慕。景慕。敬慕。(2) 思念,依恋。【组词】:思慕。(3)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对道德、知识、学问等感兴趣并追求的意愿。

慕道的意思

慕道 [mù dào]

1. 向往修道。

慕道 引证解释

⒈ 向往修道。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禪师讳 乘广,其生 容州,姓 张 氏。七岁尚儒,以俎豆为戏。十三慕道,遵怀削之仪。”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这 卓员外 丧偶不娶,慕道修真。”


国语词典

慕道 [mù dào]

⒈ 羡慕道术。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少年慕道,从个师父是欧阳文彬,传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


慕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雷天心正法释义:五雷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任道元 ﹞少年慕道,从个师父是 欧阳文彬,传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详“五雷法”。
    • 2.
      南学释义:⒈周 代五学之一。 周 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后汉书·祭祀志中》“灵臺未用事”刘昭 注引《易传·太初篇》“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⒉南朝 宋 何尚之 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宋书·何尚之传》:“尚之 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 徐秀,庐江 何曇、黄回,潁川 荀子华,太原 孙宗昌、王延秀,鲁郡 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⒊南北朝 时 南朝 的经学。南朝
    • 3.
      向道释义:⒈指引道路。 唐 韩愈《送齐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朱熹 考异:“所谓人者,指应举者而言。为之作嚮道者,谓指引其道路所嚮。”⒉指引路或引路的人。清 戴名世《纪红苗事》:“内地奸人诱使为 苗 嚮道,阑入攫取人畜。”《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镇南王 不用嚮道,率众深入,不战自溃。”参见“嚮导”。⒊谓向慕道义。宋 苏轼《策略二》:“今者曾不得岁月之暇,则夫礼乐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时而议也。”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
    • 4.
      悦义释义:爱慕道义。
    • 5.
      火院释义:⒈苦海;苦恼的境界。唐 吕岩《沁园春》词:“今年不了,又待来年,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怕火院锁牢缠,二怕家眷受熬煎。”⒉指妓院。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閒花风月自冤业。”
    • 6.
      聚沙释义:亦作“聚砂”。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唐 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唐 李俨《<法苑珠林>序》:“幼嶷聚砂,落饰綵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五代 齐己《寄怀江西僧达禅翁》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

慕道(mu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慕道是什么意思 慕道读音 怎么读 慕道,拼音是mù dào,慕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慕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