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予一人 予一人的意思
rén

予一人

简体予一人
繁体
拼音yú yī rén
注音ㄩˇ ㄧ ㄖㄣ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ǔ yú, ◎ 同“余”,我。【例句】: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 给与。【组词】: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给予一人物品或者权力

予一人的意思

予一人 [yú yī rén]

1. 古代帝王的自称。

予一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的自称。

《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孔颖达 疏:“曰‘予一人’者,予,我也。自‘朝诸侯’以下,皆是内事,故不假以威称。但自谓‘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与物不殊,故自谦损。”
《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託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元史·世祖纪》:“求之今日, 太祖 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


国语词典

予一人 [yú yī rén]

⒈ 古代天子自称之词。

《书经·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予一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一人释义: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子曰﹞:‘余一人无日忘之,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国语·周语上》:“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韦昭 注:“天子自称曰余一人。”
    • 2.
      佚罚释义:谓罚而失当。《书·盘庚上》:“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孔 传:“佚,失也。”蔡沉 集传:“惟我一人失罚其所当罚也。”《国语·周语上》引《盘庚》作“逸罚”。韦昭 注:“逸,过也。”宋 陆游《邵武县兴造记》:“比为政期年,家无弗伸之冤,庭无弗直之讼,善无滥刑,恶无佚罚。”《明史·蒋允仪传》:“时 广寧 已失,熊廷弼、王化贞 俱论死,而兵部尚书 张鹤鸣 如故,纠之者反获谴。允仪 不平,疏詆其同罪佚罚。”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或谓某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
    • 3.
      力臣释义:⒈有勇力之臣。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欒氏 之力臣曰 督戎,国人惧之。”⒉古代伯的自称。《礼记·玉藻下》:“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孔颖达 疏:“言己是天子运力之臣。”
    • 4.
      协比释义:⒈勾结;依附。 《书·盘庚下》:“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孔 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陆德明 释文:“比,毗志反。”《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而宦官 黄皓 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 阎宇 与 皓 协比。”《旧唐书·李渤张仲方等传论》:“南纪(李汉)有良史才,足以自立,而协比权幸,颠沛终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丁谓 与 雷允恭 协比专恣,内挟太后,同列无如之何。”⒉谓与人和睦、融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杨伯峻 注:“《诗·小雅·正月》句
    • 5.
      听用释义:⒈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孔 传:“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听用有德。”《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史记·商君列传》:“王即不听用 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⒉听候使用或任用。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奉圣旨:权 某准回籍调理,病痊赴京听用。”京剧《杨门女将·灵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
    • 6.
      守臣释义:⒈诸侯对天子或大夫对诸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左传·宣公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告於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⒉镇守一方的地方长官。唐 权德舆《哭刘四尚书》诗:“士友惜贤人,天朝丧守臣。”宋 曾巩《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职分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快雪堂帖》,即 涿州 冯 氏本,鬻於 闽 中,守臣得之以进。”
    • 7.
      开示释义:⒈指明。《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詔,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许地山《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爱底迷蒙是一切‘天人师’所不能训诲开示的。”⒉展示,显示。《后汉书·李固传》:“固 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郭沫若《女神
    • 8.
      弘化释义:弘扬德化。《书·周官》:“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南朝 齐 王俭《褚渊碑文》:“爰降詔书,敦还摄任,固请移岁,表奏相望,事不我与,屈己弘化。”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弘化,万邦怀仁。”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四:“自古大乱之世,未有无圣人而可以致治者,亦未有无贤臣而可以弘化者。”
    • 9.
      浅衷释义:微识,浅见。 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赋役之事,余特记四十年以来因革损益之大端,及予一人之浅衷薄识已耳。”
    • 10.
      膺受释义:⒈承受。 《书·君陈》:“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孔 传:“惟我一人亦当受其多福。”《逸周书·克殷》:“武王 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 殷,受天明命。”《汉书·王莽传上》:“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刘毅传》:“膺受嘉祥。”《新唐书·崔祐甫传》:“公卿大臣膺受宠禄。”宋 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严祗寅威,足以膺受付託。”⒉犹禀受。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膺受纯性,诞有特表,岐嶷而超等,揔角而逸羣。”《楚辞·天问》“撰体胁鹿,何以膺之”宋 朱熹 集注:“天撰十二神鹿,一身、八足、两头,独何膺受此形体乎
    • 11.
      近辅释义:⒈犹近畿。宋 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比者,阁下入镇近辅,曾未踰旬,而輒辱书教。”《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初,濮州 有盗夜入城,略知州 王守信,监军 王昭度。知 黄州 王禹偁 闻之,以为国家武备不修,故盗贼窃发近辅。”⒉喻近邻。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辰星为之长,故皆谓之辰”原注:“辰星,日之近辅,远乎日不过一辰,故为行星之长。”⒊指近臣。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父准追封汉国公》:“所以遂吾大臣欲显其亲之志,而开示在位,予一人尊奬近辅之心。”

予一人(yuyi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予一人是什么意思 予一人读音 怎么读 予一人,拼音是yú yī rén,予一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予一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