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却扫 却扫的意思
quèsǎo

却扫

简体却扫
繁体卻掃
拼音què sǎo
注音ㄑㄩㄝˋ ㄙ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è,(1) 退。【例句】: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2) 退还,不受。【组词】:盛情难却。(3) 表示转折。【例句】:我来了,他却走了。(4) 去掉。【组词】:失却。了(liǎo)却。

sǎo sào,(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基本含义

清除,扫除

却扫的意思

却扫 [què sǎo]

1. 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

却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却埽”。亦作“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

三国 魏 王粲 《寡妇赋》:“闔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一:“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
康有为 《自都归乡黄季度别驾以诗慰问奉次原韵》:“上书痛哭叹中原,岂意穷山却埽门。”


却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帏释义:同“下帷”。 《魏书·李谧传》:“遂絶跡下幃,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唐 杨炯《卧读书架赋》:“庶思覃於下幃,岂遽留而更读。”
    • 2.
      协意释义:⒈合成一种意义。宋 徐度《却扫编》卷中:“掌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每以二字协意,或造或因,取为美称。”⒉犹同心。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赖卿辈协意悉心,精加衡鉴,网罗实才。”明 沉德符《野获编·日本》:“丁 为此谋,与勘事科臣 徐涵碧 者协意。”
    • 3.
      却埽释义:见“却扫”。
    • 4.
      却扫释义:亦作“却埽”。亦作“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
    • 5.
      双玉释义:⒈一对玉。《左传·庄公十八年》“皆赐玉五瑴”晋 杜预 注:“瑴亦作珏,双玉为珏。”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许少伊 右丞,宣和 间,初除监察御史,夜梦緑衣而持双玉者随其后,未几 刘希范 资政 珏 继有是除。”⒉喻指两个出色的人物。宋 薛季宣《二女篇》诗:“二子终孝慈,双玉澄江映。”明 陈汝元《金莲记·归田》:“恩波曾出九重天,阶前双玉,早已奋鹏摶。”⒊喻指美女的两道泪痕。后蜀 阎选《河传》词:“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 6.
      帝姬释义:宋徽宗 政和 三年,因 蔡京 建议,仿 周 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 建炎 元年恢复旧制。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政和 间,始采 周 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 徽宗 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 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 周 曰王姬,犹 宋 子、齐 姜之类是也。本朝为 商 后,非 姬 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7.
      拜相释义:被任命为宰相。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韩康公、王荆公 之拜相也,王岐公 为翰林学士,被召命词。”清 叶廷琯《吹网录·订旧闻证误之误》:“心传 谓据国史 章文献 …… 宝元 元年拜相。”吴晗《况锺和周忱》:“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作了皇帝以加,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做‘入阁’,后来叫做‘拜相’。”
    • 8.
      择壻释义:⒈亦作“择婿”。挑选女婿。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本朝公卿多有知人之明,见於择壻与辟客。”⒉挑选夫婿。《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这姐姐当日在庙里苦苦的给我择婿,你妹夫是苦苦的向他辞婚。”许地山《危巢坠简·解放者》:“义父因为我已近成年,他自己也渐次老弱,急要给择婿。”
    • 9.
      旆旌释义:亦作“斾旌”。泛指旗帜。《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唐太宗《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 长城。”宋 苏轼《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少年独识 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 10.
      杜门却扫释义:杜:堵塞;却扫:不再扫径迎客。 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11.
      漏泽园释义:古时官设的丛葬地。 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称其地为“漏泽园”。制始于 宋。宋 徐度《却扫编》卷下:“漏泽园之法起於 元丰 间。初,予外祖以朝官为 开封府 界使者……四望积骸蔽野,皆贫无以葬者委骨於此。意惻然哀之,即具以所见闻,请斥官地数顷以藏之,即日报可。神宗 乃命外祖总其事。”清 顾炎武《日知录·火葬》:“﹝ 宋 绍兴 二十七年 范同 言:﹞‘国朝著令贫无葬地者许以官地安葬,河东 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自 宋 以来此风日盛,国家虽有漏泽园之设,而地窄人多,不能徧葬,相率焚烧
    • 12.
      穷闬释义:简陋的里门。 亦借以谦称自己的门庭。南朝 梁 刘孝绰《答湘东王书》:“爰是退居素里,却扫穷閈。比 杨伦 之不出,譬 张挚 之杜门。”
    • 13.
      讲诵释义: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明 黄佐《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 14.
      谨按释义:⒈引用论据、史实开端的常用语。《魏书·源贺传》:“怀 乃奏曰:‘谨按条制:逃吏不在赦限。’”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忠宣 復对曰:‘谨按国朝典故,天禧 中,宰臣 王旦 元是太保、平章事,以病乞退,加太尉、侍中。’”明 焦竑《焦氏笔乘续集·牺樽》:“谨按《博古图》作牛形,背上开窍以注酒,曰牺罇;如象形者,曰象罇。据此可证《三礼图》之谬。”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谨按 忠毅 授命於 建文 四年,其生平经济、气节,前人已表章之如日月之著矣。”⒉谓紧握在手。明 许三阶《节侠记·忧国》:“为今之计呵,
    • 15.
      闭关却扫释义: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 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16.
      闭扫释义:见“闭门却扫”。
    • 17.
      闭门却扫释义: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 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却扫(ques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却扫是什么意思 却扫读音 怎么读 却扫,拼音是què sǎo,却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却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