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付之梨枣释义: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 2.
付梓释义:也说上梓。书稿付 印。梓,梓木,可用以刻字。旧时印刷多用木刻版,故称文字上版雕刻为付梓或上梓。
- 3.
内板释义:宫中刻版印行的书籍。参阅 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
- 4.
凸版印刷释义:用图文凸起的印版进行印刷。 印版有木刻版、活字版、铅版、照相凸版、电镀铜版、塑料版等。在激光照排、胶片制版推广以前,多用于印刷报刊、书籍等。
- 5.
分色释义:⒈印刷彩色印件需有一套印版。照相分色片是用制版照相机通过各色滤色片或用电子分色机制成的,也有用电子刻版机、凹版雕刻机对原稿扫描直接雕刻在印版版面的。⒉为复制彩色画面,需要准备单色画面、凹版或底片的过程。
- 6.
刊人释义:刻版工人。
- 7.
刊版释义:亦作“刊板”。 刻版或排版。
- 8.
刻书释义:刻版印书。清 赵翼《陔馀丛考·刻书书册》:“《河汾燕閒録》又谓:隋 开皇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王阮亭 引之,以为刊书之始。刊书与抄书难易不啻百倍,若 隋 已有雕刻,何以 唐 时尚未盛行,直至 五代 时始有之?当是 隋 唐 时习其技者少,刻书甚艰故耳。”清 王筠《菉友肊说》:“刻书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周祖谟《<鉅宋广韵>前言》:“南宋 闽 中刻书事业极盛。”
- 9.
刻本释义:用木刻版印成的书本。中国刻版印书大约兴于唐代,盛行于两宋。对传播和保存中国文化遗产起了很大作用。
- 10.
刻板释义:⒈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或用化学方法腐蚀而成),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⒉比喻呆板没有变化:表情刻板。别人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能刻板地照搬。
- 11.
命梓释义:嘱人刻版;刊印。
- 12.
复古鞋释义:所谓复刻版产品,就是复制某个品牌曾经推出过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品,也许是因为一个年份,也许是因为一个历史时期,或者是因为某个设计师一鸣惊人的创意。
- 13.
彫镌释义:⒈犹彫琢。亦形容执着于心。宋 曾巩《送陈商学士》诗:“公於万事不彫鐫,心意恢恢无坎坷,来从奎璧光鋩下,笑倚樽筵成郡课。”⒉亦作“彫鎸”。指刻版。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顾復缘贾人贸利,撮拾彫鎸,如《説海》,如《可今逸史》,如《五朝小説》。”
- 14.
木版图释义:木刻版画。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为 中国 所知道的 梅斐尔德,是一个新进的青年作家,他曾为 德 译本 斐格纳尔 的《猎俄皇记》刻过五幅木版图。”
- 15.
木版水印释义: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 16.
板墨释义:刻版墨印。
- 17.
梓人释义:⒈古代木工的一种。专造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等。⒉泛指木工、建筑工匠。⒊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
- 18.
梓行释义: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 19.
版本释义:⒈同一部书因编辑、传抄、刻版、排版或装订形式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本子。⒉指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或不同说法:这个故事有好几种版本。
- 20.
绣梓释义:亦作“綉梓”。精美的刻版印刷。古代书版以梓木为上,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