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削夺 削夺的意思
xuēduó

削夺

简体削夺
繁体削奪
拼音xuē duó
注音ㄒㄩㄝ ㄉ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ē xiāo,(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组词】:削球。(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组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2) 减少;减弱。【组词】:削减。削弱。(3) 除去。【例句】:削职为民 。(4) 搜刮;掠取。【组词】:剥削。

duó,(1) 抢,强取。【组词】: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2) 争先取到。【例句】: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3) 冲开。【组词】:夺门而出。(4) 丧失,削除。【组词】: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组词】:光彩夺目。(6) 决定如何处理。【组词】:请予裁夺。(7) 漏掉(文字)。【例句】:第八行夺一字。

基本含义

剥夺、夺取他人的权利或财物。

削夺的意思

削夺 [xuē duó]

1. 剥夺,夺去。

削夺 引证解释

⒈ 剥夺,夺去。

《史记·吴王濞列传》:“高帝 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 鼂错 擅适过诸侯,削夺之地。”
《晋书·姚兴载记下》:“且可削夺威权,使散居藩国。”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詔 元昊 在身官爵并宜制夺,仍除属籍。”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他并不去读他们的著作,而只觉得有了他们的著作才削夺了他自己发表作品的机会。”


国语词典

削夺 [xuē duó]

⒈ 剥削夺取。

《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下》:「且可削夺威权,使散居藩国。」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今身无官爵,削夺已尽,身是罪人,漂流靡定,不敢复归藩方。」


削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削释义:侵夺;削夺。《荀子·正论》:“甚者诸侯侵削之,攻伐之。若是则虽未亡,吾谓之无天下矣。”《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或缘姦作邪,侵削细民,元元安所归命哉!”《汉书·申屠嘉传》:“二年,鼂错 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适罚侵削诸侯。”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壃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 2.
      削藩释义:削夺藩王封地。
    • 3.
      擅适释义:擅自处罚。 《资治通鉴·汉景帝三年》:“今贼臣 鼂错 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胡三省 注:“适读曰讁。”
    • 4.
      期周释义:⒈亦作“朞周”。犹期服。服丧一年。亦借指近亲之丧。唐 高彦休《唐阙史·郑少尹及第》:“大和 二年,颇有籍籍之誉,以主文非再知举,试日果有期周之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丁丑,詔削夺 多逊 官爵,流 崖州,并徙其家,期周以上亲悉配远裔。”⒉一周年。清 方苞《七思·三姊》:“年逾二纪兮復愆期,入赘朞周兮始授绥。”
    • 5.
      破帽释义:破旧之帽。宋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酒力渐消风力輭,颼颼,破帽多情却恋头。”元 张翥《摸鱼儿·送黄任伯归丰城》词:“吴 霜髩,破帽西风怎护?丝丝多是离绪。”明 文徵明《九月娄门胜感寺》诗:“秋霜落木黄花节,破帽西风白髮情。”《明史·倪元璐传》:“维垣 又怪臣盛称 文震孟。夫 震孟,忤璫削夺,其破帽策蹇,傲蟒玉,驰驛语,何可非?”鲁迅《集外集·<自嘲>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6.
      禄廕释义:谓凭借先人馀荫而取得的禄位。《明史·王纪传》:“不削夺 从哲 官阶、禄廕,无以洩天地神之愤。”
    • 7.
      追削释义:谓追究前愆而削夺官职。

削夺(xiaod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削夺是什么意思 削夺读音 怎么读 削夺,拼音是xuē duó,削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削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