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 [xī chéng]
1.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西成 引证解释
⒈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
引《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西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弯脚杆释义:曾经是四川川西成都一带对“农民”的称呼,现特指不靠谱不讲信用的人。
- 2.
归成释义:佛教语。谓归西成就。明 李贽《又告》:“今 卓吾和尚 为塔屋於兹院之山,以为他年归成之所。”
- 3.
李白释义:(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幼年时随父迁入蜀中。25岁后漫游各地。曾供奉翰林,不久遭权贵的排挤而弃官。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东还,不久病死于当涂(在今安徽)。其诗热烈歌唱进步的政治理想,要求摆脱礼教束缚,对权贵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写了许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多彩的优秀诗篇,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
- 4.
洽赏释义:犹和乐。 唐 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今西成有岁,东户无为。野老清谈,怡然自得。田家浊酒,乐以忘忧。故可洽赏当年,相欢卒岁。”
- 5.
贯叙释义:⒈犹贯序。 宋 王珪《贺寿星见表》:“伏以金行贯叙,灝气肃于西成;珠纬躔空,祥辉丽乎南极。”⒉按次序铨叙录用。《宋书·隐逸传·宗炳》:“﹝ 刘裕 ﹞问 申永 曰:‘今日何施而可?’永 曰:‘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魏 晋 以来,率以门第高下为用人之次第。贯叙者,以次叙之,若穿钱贯然也。”
- 6.
霈泽释义:⒈雨水。 唐 杜甫《大雨》诗:“风雷颯万里,霈泽施蓬蒿。”宋 苏轼《祭常山神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清 孙枝蔚《插秧》诗:“皇天悯老农,霈泽满前溪。”⒉喻恩泽。唐 李嘉祐《江湖秋思》诗:“共望 汉 朝多霈泽,苍蝇早晚得先知。”宋 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迺宣霈泽,以安黎元。”明 方孝孺《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⒊特指对罪犯的恩赦。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犯虽经霈泽,庄田须有所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泽。”
- 7.
驱攘释义:⒈驱攘:驱除;扫荡。《旧唐书·马燧传》:“两河鼎沸,寇盗横行;燧 等虽志在勤王,竟莫能驱攘患难。”宋 苏轼《祭常山神祝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岁秋九月,当与吏民復走庙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共力驱攘,恢復旧疆。”⒉敺攘:驱除。唐 元稹《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