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条 通条的意思
tōngtiáo

通条

简体通条
繁体通條
拼音tōng tiáo
注音ㄊㄨㄥ ㄊ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tiáo tiāo, ◎ 挑取。【例句】:“蚕月条叠”。

通条的意思

通条 [tōng tiáo]

1. 拨火棒。

[ poker; ]

2. 用来通炉子或枪、炮弹等的铁条。

[ cleaning rod; ]

通条 引证解释

⒈ 一端尖的铁条,用来通炉子等器物,使不堵塞。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三折:“一隻手搦着通条,一隻手拿着棒槌。”
吴组缃 《山洪》十:“三官 拔出通条,在枪膛里捣着硝屎。”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四章:“吴素贞 就着黎明的曙色,正在用火通条捅炉子。”


国语词典

通条 [tōng tiáo]

⒈ 旧时燃烧煤炭时,通火用的铁条。

⒉ 军中用以通洗枪管、炮膛等的铁条。

⒊ 通到本干的枝条。

唐·张莒〈紫宸殿前樱桃树赋〉:「通条液润,附节茸生。」


通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条释义:⒈专门的条款。 ⒉条约的一种,犹言专门条例、特别条例。其范围较普通条约为狭,一般仅限于某一问题,且常含继续及补充性质。
    • 2.
      变例释义:不符合常例的变通条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 丘明 之志也。”《宋史·杨亿传》:“三年,詔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凡变例多出 亿 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补注一:“文序或由右而左,或先下后上者乃是变例,然均有一定的规律,并不凌乱。”
    • 3.
      复本位制释义:金和银同时作 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在铸币自由流通条件下,金银的持有者都可按国家规定自由铸造货币。这种制度在 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比较流行。
    • 4.
      清便释义:谓清通条畅。
通条是什么意思 通条读音 怎么读 通条,拼音是tōng tiáo,通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