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 [yán rè]
1. 气候极热。
例炎热的阳光。
英[sweetering; be burning hot;]
炎热 引证解释
⒈ 犹炎暑。气候极热。
引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朝为张天之炎热,夕成冰冷之委灰。”
唐 杜甫 《寄杨五桂州》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 桂林。”
宋 陆游 《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诗:“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
巴金 《寒夜》二九:“炎热增加他的痛苦,喧哗更像在火上添油。”
⒉ 指温度高。
引《再生缘》第二一回:“就将御手摩亲面,欣悦道,炎热如何去几分?”
⒊ 比喻权贵。
引清 刘大櫆 《赠资治大夫吴府君墓表》:“平生不趋走炎热……足跡未尝入官府。”
⒋ 比喻热闹。
引清 李渔 《凰求凤·伙谋》:“风运太蹊蹺,后庭炎热,前院萧条。”
国语词典
炎热 [yán rè]
⒈ 气候酷热。
引《吴子·料敌》:「盛夏炎热,晏兴无闲。」
《红楼梦·第二九回》:「只因天气炎热,众位千金都出来了。」
近酷热 炙热
反凉爽 寒冷 清凉 严寒 阴凉 阴寒
炎热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温暖释义:⒈暖和:天气温暖。 他深深地感到集体的温暖。⒉使感到温暖。党的关怀,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 2.
炽热释义:极热:炽热的阳光。 炽热的感情。
- 3.
炙热释义:像火烤一样的热,形容极热:炙热的阳光。骄阳似火,大地炙热。
- 4.
燥热释义:(天气)干燥炎热:这里冬季干冷,夏季燥热。
- 5.
酷热释义:(天气)极热:酷热的盛夏。
炎热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寒冷释义:发冷的感觉。
- 2.
清凉释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泉水清凉澄澈。 清凉的薄荷味儿。
- 3.
凉爽释义:清凉爽快:晚风习习,十分凉爽。
- 4.
严寒释义:(气候)极冷:天气严寒。
- 5.
凛冽释义:寒冷得刺骨:寒风凛冽。
- 6.
阴凉释义:⒈太阳照不到而凉爽的:阴凉的大厅。⒉阴凉的地方:树底下有阴凉儿。找个阴凉儿歇一歇。
- 7.
凉快释义:⒈清凉爽快:下了一阵雨,天气凉快多了。⒉使身体清凉爽快:坐下凉快凉快再接着干。到树荫下凉快一下。
- 8.
阴寒释义:寒冷;天阴而寒冷。
炎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月流火释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 2.
乾热释义:⒈徒然眼红。 《水浒传》第二一回:“外人见押司在这里,多少乾热的不怯气,胡言乱语,放屁辣臊,押司都不要听,且只顾喫酒。”⒉徒然焦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却是船家虽在岸上,回转头来,就看得船上见的,只好话説往来,做不得一些手脚,乾热罢了。”⒊干燥炎热。如:炎阳当头,没有一丝儿风,干热得很。
- 3.
五黄六月释义:指农历五暀、六月间天气炎热的时候。
- 4.
伏暑释义:炎热的伏天。
- 5.
伏热释义:盛夏的炎热。
- 6.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释义: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 7.
冲炎释义:冒着炎热。
- 8.
减退释义:(程度)下降;减弱:近年视力有些减退。雨后,炎热减退了许多。
- 9.
地中海气候释义:亚热带的一 种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多出现在纬度30o—40o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故名。
- 10.
埃郁释义:形容炎热或炽热。
- 11.
夏日保健释义:夏日保健意为在炎热的夏日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 12.
夏眠释义:也叫夏蛰。 休眠现象的一种。是某些动物对干旱炎热季节的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体温下降和进入昏睡状态。如草原龟和黄鼠等。
- 13.
大汗涔涔释义: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 14.
寒乌热鲈释义:潮汕食谚“寒乌热鲈”,是说冬天的乌鱼夏天的鲈鱼最合时令。这里“寒”字潮州音读“肝5”,“热”字潮州音读“而活”,分别是寒冷和炎热的意思。
- 15.
小暑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炎热季节。
- 16.
干热释义:干燥炎热。
- 17.
度夏释义:过炎热的夏天。
- 18.
张火伞释义:张:展开;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酷烈。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19.
悲纨扇释义:汉 班婕妤 失宠于 成帝,作《怨歌行》,以纨扇为喻,末四句说:“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见《文选·班婕妤〈怨歌行〉》及 李善 注。后以“悲紈扇”比喻妇女因色衰失宠而感到悲伤。
- 20.
惨阳释义:谓阳气盛极而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