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常科 常科的意思
cháng

常科

简体常科
繁体
拼音cháng kē
注音ㄔㄤˊ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ng,(1) 长久,固定不变。【组词】: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组词】:常常。常客。时常。经常。(3) 普通的,一般的。【组词】: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4) 姓。

kē,(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例句】: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组词】:科室。财务科。(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组词】:科目。学科。文科。外科。(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组词】:科举。科甲。科第。登科。(5) 判定(刑罚)。【例句】:科处(chù)。科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组词】:笑科。科白。(7) 古同“棵”。

基本含义

指一直保持有条理、有秩序、有纪律的状态,不断进步和发展。

常科的意思

常科 [cháng kē]

1. 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

3. 谓一般科第。

常科 引证解释

⒈ 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

《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彰 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
《旧唐书·刘兰传》:“刑典自有常科,何至於此!”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爵禄赏赐,当倍常科。”

⒉ 谓一般科第。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 高适 诗评语:“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然则今之取士宜如何?曰常科之外,宜开特科。”


常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博徒释义:⒈赌徒。 《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 字 达夫,一字 仲武,沧州 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跡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羣来聚视博徒何如人。”⒉指低下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於 三代,而风雅於 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 2.
      四子书释义: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 此四书是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清 邵懿辰《仪宋堂后记》:“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四子”。《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清 薛福成《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佔毕之士,试策论;论仍
    • 3.
      昏墨释义: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清 萧山庸闲叟《<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 4.
      特科释义:旧时于常科外选拔人才的考试。
    • 5.
      诸科释义:⒈唐 代对科举考试常科中所有科目的总称。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⒉北宋 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南宋 尽废诸科,科举常选仅进士一科。《宋史·选举志一》:“宋 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癸巳,御 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及明经、诸科及特奏名进士、诸科。”
    • 6.
      黑盒子释义:指从用户的观点来看一个器件或产品时,并不关心其内部构造和原理,而只关心它的功能及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这个由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非常科学,十分有助于帮助我们合理分工,理清思路,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

常科(chang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常科是什么意思 常科读音 怎么读 常科,拼音是cháng kē,常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常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