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组词】:牙垢。牙龈。牙碜。牙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组词】:抽屉牙子。(3) 特指象牙。【组词】: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组词】:牙商。牙行。(5) 姓。
tiē tiě tiè,(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组词】:碑帖。字帖。画帖。(1) 便条。【组词】:字帖儿。(2) 邀请客人的纸片。【组词】:帖子。请帖。(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组词】:庚帖。换帖。(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组词】:一帖中药。(1) 妥适。【组词】:妥帖。安帖。(2) 顺从,驯服。【组词】:服帖。俯首帖耳。(3) 姓。
1. 旧时捐税之一种。牙商或牙行纳税后取得牙帖,方准营业。
⒈ 旧时捐税之一种。牙商或牙行纳税后取得牙帖,方准营业。
引清 史致谔 《禀左宗棠书》:“上年釐税之外,尚有另办户捐、牙帖等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查税契》:“其每年收税底簿及更换牙帖,俱宜查缴,不得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