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疏释义:汉 疏广 与其侄 疏受 的合称。广 为太傅,受 为少傅,因年老同时主动辞官,受到人们尊重。唐 孟浩然《送告八从军》诗:“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 疏。”宋 苏轼《次韵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白髮归心凭説与,古来谁似两 疏 贤。”宋 范公偁《过庭录》:“田园粗足,两 疏 那见於復来。”明 屠隆《綵毫记·母子虑祸》:“合则致主匡时,希 留侯 谢傅 之迹;不合则奉身而退,追两 疏 都水 之风。”
- 2.
伯仁释义:晋 周顗 的字。 元帝 时为仆射,与 王导 交情很深。永昌 元年,导 堂兄 江州 刺史 王敦 起兵反,导 赴阙待罪。顗 在 元帝 前为 导 辩护,帝纳其言而 导 不知。及 敦 入朝,问 导 如何处置 顗,导 不答,敦 遂杀 顗。后 导 知 顗 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 伯仁,伯仁 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续范亭《吊老友杜仲虙忧国自沉》诗:“伯仁 非我杀,我竟死 伯仁。”柳亚子《摸鱼儿·自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秋石女士作》词:“捫心问,慟哭 新
- 3.
剑镡释义:⒈即剑首。又称剑鼻。唐 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假寐凭书簏,哀吟叩剑鐔。”清 金农《送猗氏杜祺孙之雍州》诗:“剑鐔扣罢又重看,饭颗山 前骨相寒。”⒉指剑。宋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幕中俊乂闲刀笔,帐下驍雄冷剑鐔。”清 黄遵宪《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于矮屋中》诗:“匆匆三年忽已过,秋风重磨旧剑鐔。”
- 4.
卿月释义: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语出《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孔 传:“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孔颖达 疏:“卿士分居列位,惟如月也。”唐 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惟餘卿月在,留向 杜陵 悬。”唐 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浦起龙 心解:“卿月昇,恩命起召也。”清 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怀亡友璞函》诗:“即今奏凯十五年,卿月崇班已屡迁。”
- 5.
夕阳亭释义:亭名。 故址在 河南省 洛阳市 西。东汉 延光 年间,太尉 杨震 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 贾充 出 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 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清 钱谦益《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诗:“夕阳亭 下人还过,端礼门 前石尚蹲。”清 赵翼《赠李莪洲孝廉》诗:“夕阳亭 下人挥涕,慷慨从行更高谊。”参阅《后汉书·杨震传》、《晋书·贾充传》。
- 6.
大横释义:龟卜卦兆名。 龟文呈横形,故称。《史记·孝文本纪》:“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啟 以光。’”后因以指帝王登基之兆。唐 李商隐《送千年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 端邸 ﹞令人持生年密问之,彦 乃屏人告以大横之兆,且云:事应在两月后。至期果验。”
- 7.
富民侯释义: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又悔征伐连年。 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宋 林逋《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元 宋褧《送高子敬归鼓城》诗:“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
- 8.
拱把释义: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杨伯峻 注:“赵岐 注云:‘拱,合两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此言树之尚小。”《后汉书·崔駰传》:“譬犹 衡 阳之林,岱 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蓺拱把不为之数。”《云笈七籤》卷十五:“夫十围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明 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拱把,十年合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下有巨池,野藕已花。”亦以喻指弱小或成长初期。宋 苏轼《送王竦朝散赴阙》
- 9.
擡眼释义:举目。宋 李之仪《临江仙·景修席上再赋》词:“虽然公子暗招魂。其如抬眼看,都是旧时痕。”宋 马成《玉楼春·东坡被召赴阙》词:“从今寧忍看 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
- 10.
江垠释义:亦作“江圻”。江边。唐 王勃《采莲赋》:“雾静江垠,气恬海漠。”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故人辞礼闈,旌节镇江圻。”此指江边城市。
- 11.
王春释义:《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后以“王春”指阴历新春。唐 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宋 臧鲁子《满庭芳》词:“好是王春正月维岳降,膺此神休。”明 张居正《贺元旦表》之二:“王春司令,紫宸臻首祚之祥。”清 顾炎武《元旦陵下作》诗:“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
- 12.
王觐释义:犹觐王。谓诸侯朝见天子以示臣服。《左传·隐公四年》:“州吁 未能和其民,厚 问定君于 石子。石子 曰:‘王覲为可。’”宋 胡宿《赐彰信军节度使李昭亮赴阙茶药口宣》:“卿外自国藩,入修王覲。”
- 13.
生毛释义:⒈长毛。 汉 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 玉姜,在 华阴 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 秦始皇 宫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韩终 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汉元帝 竟寧 元年,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⒉形容历时很久。宋 阮阅《诗话总龟·讥诮中·刘鲁风》:“刘鲁风 江西 投所知,为典謁所阻,因得一絶曰:‘万卷书生 刘鲁风,烟波千里謁文公。无钱乞与 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⒊犹发毛。形容惊慌、害怕。宋 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君才有如切玉刀,见
- 14.
苞藏祸心释义:同“包藏禍心”。 心里隐藏着坏主意。苞,通“包”。《後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 伏后 ﹞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旧唐书·桓彦範传》:“昌宗 無德無才,謬承恩寵,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豈得苞藏禍心,有此占相?”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况西賊父祖以來,蓄養姦謀,一旦叛命,乘累勝之氣,而遣人納和,此固苞藏禍心,别營兇計。”
- 15.
衰暮释义:亦作“衰莫”。 迟暮。比喻晚年。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唐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明 刘基《漫成》诗之八:“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清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 16.
裕陵释义:⒈古代帝王陵墓名。 (1)金显宗 陵。在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2)明英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石门山 东,即 十三陵 的第四陵。(3)清高宗 陵,在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⒉宋 人对 神宗 的习惯称呼。神宗 陵本名 永裕陵,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宋 苏轼《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宋 楼钥《跋汪季路书画·蔡京自书窜谪元符党人诏草》:“裕陵 裁决庶政,动出亲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裕陵 稽古制作,詔置礼制局,讨论古今沿革,画一来上,以袪千古之陋,
- 17.
调鍊释义:调养锻炼。宋 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阙序》:“且见其佑祐一人,进退百执,调鍊和气,簸扬淳风,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
- 18.
谙悉释义:熟知。 《宋书·王僧绰传》:“元嘉 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亮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宋 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一状》:“伏缘臣等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其於边上利害,军事情伪,年岁之后,方能諳悉。”薶照《人民程度之解释》:“如 孟德斯鳩 之鸿哲,亦谓一国之民,固多庸众,然使畀以选举之权,其智尚足以任,盖其所择者,皆己所諳悉,而耳目闻见之可荧也。”
- 19.
谢掾释义:指 东晋 谢玄。玄 曾任 桓温 掾属,故称。《晋书·王珣传》:“珣 字 元琳。弱冠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唐 罗隐《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诗:“隋 邸旧僚推 谢掾,汉 廷高议得 相如。”
- 20.
责望释义:⒈责怪抱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唐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其於兄弟也,与吾仲父异母以生,同居及老,未尝有一言之相责望也。”⒉要求和期望。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八:“先父暮年多病,他无所冀,独责望余兄弟两人不浅。”明 李贽《又答耿中丞书》:“然渠之所以知公者,其责望亦自颇厚。”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