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宿莽 宿莽的意思
mǎng

宿莽

简体宿莽
繁体
拼音sù mǎng
注音ㄙㄨˋ ㄇ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宿

sù xiǔ xiù,(1) 住,过夜,夜里睡觉。【组词】: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2)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例句】: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3) 平素,素有的。【组词】: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4) 隔夜的,隔年的。【例句】: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5) 姓。 ◎ 夜。【组词】:一宿。两宿。 ◎ 星座。【组词】:星宿。

mǎng,(1) 草,密生的草。【组词】:莽原。草莽。(2) 广大,辽阔。【组词】:莽苍。莽莽(a.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形容草木茂盛)。(3)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4) 粗鲁,冒失。【组词】:莽汉。莽撞。鲁莽。(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长期在野外生活,粗野无礼,不懂礼貌。

宿莽的意思

宿莽 [sù mǎng]

1. 经冬不死的草。

2. 特指墓前野草。

3. 借指死亡。

5. 卷施草。

宿莽 引证解释

⒈ 经冬不死的草。

《楚辞·离骚》:“朝搴 阰 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王逸 注:“草冬生不死者, 楚 人名曰宿莽。”
唐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诗序:“道士 张太和 伐薪为堰,封土以壅澮,余亦命薙氏治芜秽而剗宿莽。”
清 史震林 《高阳台》词:“垄头宿莽堪哀,有青青细草,禁得霜摧。”

⒉ 特指墓前野草。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不见射弩英雄,玉匣又陈宿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至座有良朋,车裘可共;迨宿莽既滋,妻子陵夷,则车中人望望然去之矣。”

⒊ 借指死亡。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今朝握手江湖上,劝蚤晚抛尘网,朱颜暗里销,白髮愁中长,你看今古英雄俱宿莽。”

⒋ 卷施草。

《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 晋 郭璞 注:“宿莽也。”
郝懿行 义疏:“凡草通名莽,惟宿莽是卷施草之名也。”
《太平御览》卷九九八引《南越志》:“寧乡县 草多卷施, 江 淮 间谓之宿莽。”


国语词典

宿莽 [sù mǎng]

⒈ 古时因卷施草拔心不死,故称为「宿莽」。

《尔雅·释草》宋·邢昺·疏:「卷施草一名宿莽,拔其心亦不死也。」
《楚辞·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水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⒉ 隔年的草。


宿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卷施释义:亦作“卷葹”。草名。又名“宿莽”。
    • 2.
      发皇张大释义:发展扩大。《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 蒋 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 3.
      拔心草释义:即卷施草。又名宿莽。
    • 4.
      淋雨释义:⒈连绵雨。汉 严忌《哀时命》:“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岂知 北京 那年自交夏来,日日淋雨不晴,并无一毫暑气,发市甚迟。”茅盾《宿莽·大泽乡》:“算来已经是整整的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淋雨还是索索地下着。”⒉即霖雨。大雨。《战国策·赵策一》:“夜半,土梗与木梗鬭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风淋雨,坏沮,乃復归土。’”宋 陈鉴之《有感》诗:“淋雨何人记採桑,朱门车马涨尘黄。”
    • 5.
      王吏释义:天子或国君的官吏。《左传·昭公三十年》:“王吏不讨,恤所无也。”《商君书·徕民》:“臣窃以为王吏之明为过见。”宋 谢翱《宋铙歌鼓吹曲·邻之震》:“沿 楚 以南,菁茅宿莽,献於王吏。”
    • 6.
      长洲释义:⒈水中长形陆地。 《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汉 王粲《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⒉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太湖 北。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走犬 长洲。”晋 左思《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⒊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十洲”。

宿莽(sum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宿莽是什么意思 宿莽读音 怎么读 宿莽,拼音是sù mǎng,宿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宿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