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táng yín]
1. 明画家、诗文家。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逃禅仙吏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弘治解元。作画山水、人物、花鸟并能,既严谨缜密,又清逸洒脱。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兼善书法。诗文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秋风纨扇图》等存世。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国语词典
唐寅 [táng yín]
⒈ 人名。(西元1470~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纵放,不拘成格。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并工画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文征明、沈周、仇英合称「明朝四大家」,又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称为「吴中四才子」。有画谱、诗文集行世,并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白释义:⒈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苏轼《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金 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明 唐寅《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⒉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六:“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 问三白。
- 2.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3.
仇英释义:(约1502—1552)明代画家。 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出身工匠。所作人物、仕女、山水,赋色艳丽,刻画精微,尤擅临摹古画,在江南颇负盛名。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明四家”。
- 4.
元都释义: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金 元好问《北岳》诗:“谁能借我两黄鵠,长袖一拂元都门。”明 唐寅《和沉石田落花》诗之十一:“千年青塚空埋怨,重到元都好赋诗。”
- 5.
六如居士释义:明 唐寅 别号。寅 字 伯虎,一字 子畏。长于诗文,擅书画,与 沉周、祝枝山、文徵明 号称“江南四才子”。晚年皈依佛教,号 六如居士。著有《六如居士全集》。参阅《明史》本传。
- 6.
医国释义:⒈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九辩》文。”明 唐寅《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⒉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清 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 7.
十美图释义:明 唐寅(号 六如居士)为 朱宸濠 所画的十美人图。
- 8.
双鬟释义:⒈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唐 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宋 陆游《春愁曲》:“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絶色也。”⒉借指少女。宋 王安石《仲元女孙》诗:“双鬟嬉戯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綉襦。”⒊指婢女。明 唐寅《踏莎行·闺情》词:“急唤双鬟,为儂攀折,南枝欲寄凭谁达。”⒋指千金高价。语本 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 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唐 杜牧《张
- 9.
句管释义:犹管理。宋 范仲淹《陈乞颍亳一郡状》:“自臣抱病,句管不前,上无以分宵旰之忧,下无以逃尸素之誚。”明 唐寅《和沉石田落花诗》之十:“遶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句管是何人?”
- 10.
唐伯虎释义:明 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字 伯虎,一字 子畏,号 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等。吴县(今属 江苏)人。学画于 周臣。年二十九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而遭革黜,遂愤弃功名,寄情山水,以卖画作文为生。平生擅山水、人物、花鸟,与 沉周、文徵明、仇英 合称“明四家”。又善书法,工诗文,有《六如居士全集》。因落拓不羁,且负才名,故小说、戏曲中多敷演其故事。
- 11.
地行仙释义:⒈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宋 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明 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 同拜地行仙。”⒉比喻远行的人。宋 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
- 12.
夭寿释义:⒈短命与长寿。 汉 王充《论衡·齐世》:“形体同,则丑好齐;丑好齐,则夭寿适。”唐 贾岛《哭胡遇》诗:“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明 唐寅《白发》诗:“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⒉短命,早死。《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大马扁》第六回回目:“朱一新 论学究渊源,陈千秋 夭寿归泉壤。”
- 13.
寿人释义:⒈年高的人。明 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皞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⒉使人长寿。明 唐寅《菊隐记》:“而医亦寿人之道,必资草木以行其术。然非高蹈之士,不能精而明也。”⒊秦 乐歌名。《汉书·礼乐志》:“周 有《房中乐》,至 秦 名曰《寿人》。”清 黄遵宪《三哀诗·吴季清明府》:“我歌《寿人》曲,登堂来拜謁。”
- 14.
寿域释义:⒈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 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 高宗?”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明 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清 金人瑞《吴明府生日》诗:“十万户齐登寿域,壶天岂独一人长。”⒉寿穴;坟茔。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京 洛 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宋公 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兄弟两不相下,因负
- 15.
小斧劈释义: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唐 李昭道 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宋 刘松年,明 唐寅、沉周 等皆用此法。明 汪砢玉《珊瑚网·皴石法》:“小斧劈皴:李将军、刘松年。”
- 16.
小蛮腰释义: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 明 唐寅《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方荣杲《题红薇日记》诗:“侠女芳名称 玉娇,玲瓏嫵媚小蛮腰。”参见“小蛮”。
- 17.
屠酤释义:亦作“屠沽”。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墨子·迎敌祠》:“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后汉书·郭太传》:“召公子、许伟康 并出屠酤。”明 唐寅《与文徵明书》:“计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清 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诗之五:“朝从屠沽游,夕拉騶卒饮。”《鲁迅》坟·论“他妈的!”:“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 18.
岩岩释义: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高大;高耸。《诗·鲁颂·閟宫》:“泰山 巖巖,鲁 邦所詹。”孔颖达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鲁 之邦境所至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冠嵒嵒其映盖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晋 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唐 张说《赠华州刺史杨君碑》:“碑闕嵓嵓,蔽满 华山 之下。”明 唐寅《姑苏八咏》之一:“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
- 19.
忮求释义:嫉害贪求。 语出《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明 唐寅《失题》诗:“於人无忮求,於世无乞索。”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此疆彼界,畛域攸分,厚己薄人,忮求无定,心不齐,力不足。”
- 20.
文徵明释义:明代书画家、诗文家。 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贡生。官翰林院待诏,辞归。工行草书,清俊秀雅,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擅画山水,苍润秀雅,亦工人物、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万壑争流图》等存世。著有《甫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