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木梆 木梆的意思
bāng

木梆

简体木梆
繁体
拼音mù bāng
注音ㄇㄨˋ ㄅ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ù,(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3) 棺材。【组词】:棺木。(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5) 呆笨。【组词】: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bāng,(1) 〔梆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梆梆”。(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例句】:梆梆梆的敲门声。

木梆的意思

木梆 [mù bāng]

1. 用挖空的木头做成的梆子。

木梆 引证解释

⒈ 用挖空的木头做成的梆子。

曹禺 《雷雨》第三幕:“四周却更显得沉闷了,偶尔听见几声青蛙叫和更夫的木梆声,暴雨就快要来了。”


国语词典

木梆 [mù bāng]

⒈ 一种古代用竹或木制成的响器。敲击时发出声音,可用来召集群众、报警或巡夜打更等。


木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馋释义:卖熟食者所敲的一种小木梆。 清 无名氏 《韵鹤轩杂著》卷上:“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卖熟食者所敲小木梆,曰‘击馋’。”
    • 2.
      城柝释义:⒈城上巡夜敲的木梆。 明 王问《赠吴之山》诗:“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⒉借指防范。清 陈梦雷《绝交书》:“所喜者年兄已乃心王室,意在见功,事蔑不济。而彼时 耿 逆猜忌方深,城柝严密,片纸隻字,不能相通。”
    • 3.
      寒柝释义: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 4.
      抱关击柝释义:指守关巡夜的人。也泛指地位低微的小吏。《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抱关:守关。击柝(tuò):击木梆巡夜打更。
    • 5.
      梆子腔释义:⒈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木梆子加强节奏而得名。⒉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的统称,如秦腔(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 6.
      梆子释义:⒈用木头或竹筒做成的一种响器。 常用于打更等。⒉击乐器。硬木制。是梆子腔的主要乐器之一。⒊戏曲声腔。即梆子腔。因用打击乐器硬木梆子加强节奏而得名。也作为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的统称。有陕西梆子(秦腔)、山西梆子(晋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豫剧)、山东梆子等。
    • 7.
      警柝释义: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唐 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 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 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 8.
      重关击柝释义: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指警戒森严。
    • 9.
      铃柝释义:⒈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⒉借指巡逻、警卫。⒊摇铃击柝。⒋犹号令、纪律。
    • 10.
      鞞柝释义:小鼓和木梆。 军中用于打更巡夜。
    • 11.
      鼓柝释义:⒈击柝。 柝,巡夜报更的木梆。⒉鼓声和柝声。

木梆(mub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木梆是什么意思 木梆读音 怎么读 木梆,拼音是mù bāng,木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木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