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均 [diào jūn]
1. 随和;和谐。
3. 均匀;匀称。
调均 引证解释
⒈ 随和;和谐。
引《吕氏春秋·赞能》:“耦世接俗,説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
陈奇猷 校释:“‘説义调均’是不坚持己之主张而随和於人。”
《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王良、造父 之御也,上车摄轡,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
⒉ 均匀;匀称。
引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乃使 离子 督墨, 匠石 奋斤, 夔 襄 荐法, 般 倕 聘神,鎪会裛厠,朗密调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黍摊冷,以麴麦於瓮中和之,挼令调均。”
《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若择妇嫁之,常保年丰岁稔,雨水调均。不然神怒,致水波泛溢,漂溺人家。”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比如有人焉,五官端正,四体调均,徧视数千万人,而莫有能同之者,得不谓之真异人乎哉!”
调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仙子释义:⒈词牌名。 来自 西域,本名《万斯年》,属 龟兹 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 皇甫松 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韵、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⒉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有二:其一作引子,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前半阕者;另一用作过曲,与词牌全阕同。北曲有《天仙令》,入双角只曲,亦作《天仙子》,与南曲异。⒊植物名。又称“莨菪”。叶和种子可入药。
- 2.
永遇乐释义:⒈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本仄韵,南宋人始有用平韵者。⒉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歇指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
- 3.
滴滴金释义:⒈花名。 旋覆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旋覆花》。⒉词牌名。又名《缕缕金》。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一字两体,仄韵。见《词谱》卷八,《词律》卷六。⒊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此曲牌。北曲亦名《甜水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⒋烟火花炮名。
- 4.
调均释义:⒈随和;和谐。 《吕氏春秋·赞能》:“耦世接俗,説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陈奇猷 校释:“‘説义调均’是不坚持己之主张而随和於人。”《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王良、造父 之御也,上车摄轡,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⒉均匀;匀称。三国 魏 嵇康《琴赋》:“乃使 离子 督墨,匠石 奋斤,夔 襄 荐法,般 倕 聘神,鎪会裛厠,朗密调均。”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黍摊冷,以麴麦於瓮中和之,挼令调均。”《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若择妇嫁之,常保年丰岁稔,雨水调均。不然神怒,致水波
- 5.
踏莎行释义:⒈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添字名《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六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三。⒉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
- 6.
鹊踏枝释义:⒈词牌名。即《蝶恋花》。见《词谱》卷十三。⒉曲牌名。北曲仙吕宫、南曲商调均有同名曲牌,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北曲常用于套曲中《那吒令》曲牌之后。南曲又名《满园春》,用作过曲。
- 7.
黄莺儿释义:⒈黄鹂。⒉词牌名。因北宋柳永所作“园林晴画谁为主”一首为咏黄莺而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⒊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一名《金衣公子》。用作过曲,或用作小令,北曲用在套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