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器 [shì qì]
1. 装饰有图案花纹的武器铠甲。
饰器 引证解释
⒈ 装饰有图案花纹的武器铠甲。
引《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分其财用,均其稍食。”
郑玄 注:“饰器,兵甲之属。”
孙诒让 正义:“谓兵甲皆有英饰,既资防御,又壮观瞻也。”
国语词典
饰器 [shì qì]
⒈ 加有彩饰的兵甲。
引《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
饰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样释义:宫中流行的服饰器皿等的式样。
- 2.
成色释义:⒈金币银币或金银条块、首饰器物等所含纯金、纯银的量。⒉泛指质量:这块料子的成色很好。
- 3.
服玩释义:亦作“服翫”。服饰器用玩好之物。
- 4.
泥金释义: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用来涂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里涂饰器物。
- 5.
组珪释义:亦作“组圭”。组带及玉制符信。古代贵官的服饰器物。
- 6.
设服释义:陈设国君的仪仗服饰。《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 设服离卫。叔孙穆子 曰:‘楚 公子美矣,君哉!’”杜预 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於前以自卫。”杨伯峻 注:“设,施陈也,今言设施、设立。服,凡衣饰器用品物皆可曰服……此服泛指 围 之一切陈设服饰。设服,设君服也。”
- 7.
赤油释义:指用红油涂过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装饰器仗或车舆等,以示尊贵。
- 8.
鎏金释义:⒈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的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近年 辽宁、河北 各地出土大批 辽 代鎏金和银制手工艺品。”《文物》1973年第6期:“涂金时用牙刷柄形的铜棒先蘸盐、矾等混合液体,然后轻沫金泥涂器上,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即固于器上,这就是古代的鎏金,也就是后世的火镀金。”⒉指供涂饰用的金泥。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高九尺五寸……傅以鎏金,巍然端像。”参见“鎦金”。
- 9.
银箔释义:亦作“银薄”。白银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药。
- 10.
镈铝释义:用金涂饰器物外层并且磨平。鎛,通“敷”;铝,同“鑢”。
- 11.
镏金释义: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用来装饰器物。
- 12.
鞍作子释义:古代贵族马鞍上的装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