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 [fù cì]
1. 再度;又。
3. 犹言其次。
复次 引证解释
⒈ 再度;又。
引《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登 乃禁溪水,水为不流, 炳 復次禁枯树,树即生荑,二人相视而笑,共行其道焉。”
⒉ 犹言其次。
引《向导》第192期:“复次,本党自与贵党合作以来,在政治宣传上,在前敌作战上,无时不严责同志为国民革命努力工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復次,乃有借口科学,怀疑 中国 古然之神龙者,按其由来,实在拾外人之餘唾。”
国语词典
复次 [fù cì]
⒈ 再度、又。
引《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徐登传》:「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
复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冷然释义:⒈形容凉爽;寒凉。元 揭傒斯《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明 何景明《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红楼梦》第六六回:“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⒉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宋 苏轼《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鲁迅《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茅盾《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丁玲《韦护》第一章一:“韦护 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 2.
城旦释义:⒈古代刑罚名。 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墨子·号令》:“以令为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孙诒让 间诂引 应劭 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律説》:论决为髡钳,输边筑 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 长城。城旦,四岁刑。”后以指流放或徒刑。清 余怀《板桥杂记·叶衍兰秦淮八艳图咏》:“初 阮大鋮 以阉党论城旦,屏居 金陵。”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若在文明国,轻则罚鍰,重则输城旦矣。”⒉城旦书的省称。宋 苏轼《乔太博见和复次韵
- 3.
夭绝释义:⒈犹夭折。《汉书·景帝纪》:“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絶天年,朕甚痛之。”三国 魏 曹植《金瓠哀辞》:“不终年而夭絶,何见罚於皇天。”清 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今年添丁復夭絶,何人陇亩随锄鎌。”⒉犹绝灭。《宋史·吴及传》:“比年此禁益弛,夭絶人理,阴累圣嗣。”
- 4.
如理问记释义:如理问记佛教术语,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种相,于诸行中,如理问记。
- 5.
幽婚释义:亦作“幽昏”。魏 晋 志怪小说中谓人与鬼结婚。如 范阳 人 卢充 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过 崔少府 墓,与 崔 氏亡女成婚三日,后生一子。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后亦指非人间配偶。宋 苏轼《花落复次前韵》:“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 6.
癈疾释义:⒈废疾;残疾。 谓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有严重缺陷。《周礼·地官·族师》:“辨其贵贱老幼癈疾可任者。”贾公彦 疏:“癈疾,谓癈於人事疾病,若今癃不可事者也。”唐 韩愈《原道》:“鰥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时上长子 晋安王 寳义 有癈疾。”胡三省 注:“痼疾不可復用为癈疾。”清 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诗家癈疾不可起,借君妙手加攻砭。”⒉指残疾的人。《元典章·刑部三·不睦》:“罗二 左手腕骨断,已成癈疾。”
- 7.
赵州释义:指 唐 代高僧 从谂。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今 河北省 赵县)观音院,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赵州 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 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宋 范成大《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祖意慵参老 赵州。”清 钱谦益《石林长老七十序》:“赵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 8.
鹢退释义:《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 ”后因以“鷁退”表示要求前进而被迫后退的处境。宋 苏轼《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未遭甘鷁退,并进耻鱼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