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消伏 消伏的意思
xiāo

消伏

简体消伏
繁体
拼音xiāo fú
注音ㄒㄧㄠ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o,(1) 溶化,散失。【组词】: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2) 灭掉,除去。【组词】:消除。消灭。消毒。消炎。(3) 把时间度过去。【组词】: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mó)。(4) 减少,损失,耗费。【组词】:消耗。消损。消退。(5) 需要。【组词】:不消说。(6) 中医学病名。【组词】:消疾。消渴。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基本含义

指压制、制服、平息。

消伏的意思

消伏 [xiāo fú]

1. 消除。

消伏 引证解释

⒈ 消除。

《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
《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
宋 苏辙 《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消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消伏释义:消除。《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宋 苏辙《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 2.
      灾眚释义:灾殃,祸患。《易·复》:“上六,迷復,凶,有灾眚。”孔颖达 疏:“‘有灾眚’者,闇於復道,必无福庆,唯有灾眚。”《后汉书·郎顗传》:“以此消伏灾眚,兴致升平。”明 郑若庸《玉玦记·梦神》:“罹灾眚,嘆三年,把身拘坎穽。”清 谭嗣同《仁学》二三:“使无水旱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 3.
      蒙泽释义:⒈蒙受恩泽。 《后汉书·杨厚传》:“﹝ 杨统 ﹞ 建初 中为 彭城 令,一州大旱,统 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⒉地名。春秋 宋 地。故城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左传·庄公十二年》:“宋万 弑 閔公 于 蒙泽。”
    • 4.
      蠲法释义:明法。使法令严明。《后汉书·杨厚传》:“厚 不得已,行到 长安,以病自上,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凡五事。”

消伏(xiao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消伏是什么意思 消伏读音 怎么读 消伏,拼音是xiāo fú,消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消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