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服 [yuè fú]
1. 心悦诚服。
例人心悦服。
英[heartily admire;]
悦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悦伏”。心悦诚服。
引《书·武成》:“大賚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孔颖达 疏:“悦是欢喜,服谓听从。”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
《明史·陶安传》:“明公渡 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郭沫若 《鲁迅与王国维》:“章太炎 的晚年虽然不一定为 鲁迅 所悦服,但早年的革命精神和治学态度,无疑是给了 鲁迅 以深厚的影响的。”
国语词典
悦服 [yuè fú]
⒈ 喜悦而敬服。也作「悦伏」。
引《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终日仰叹,怡怿而悦服。」
《明史·卷一三六·陶安传》:「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反畏服
悦服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慑服释义:⒈因恐惧而顺从。⒉使恐惧而屈服。
- 2.
畏服释义:惧怕而服从。
悦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字释义:⒈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⒉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 悦服,以呈 景王。景王 曰:‘不当尔耶?’松 曰:‘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唐 沉佺期《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⒊泛指表章。唐 常
- 2.
协服释义:悦服,顺从。
- 3.
喜服释义:犹悦服。
- 4.
地土释义:⒈犹土地;土壤。《新唐书·贾耽传》:“耽 嗜观书……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 海陵 ﹞ 后土祠 前后地土膏腴,尤宜芍药。”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世德 言 天津 濒海荒芜地土,俱可屯粮,宜设法招集开垦。”⒉国土;领土。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本朝地土狭於 汉 唐,而户口如此,岂不为太平之极也。”《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乐毅 以 齐 略 宋 地土,分与 魏国 毕昌,还 魏 去了。”《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三卿灭 智氏,地土宽饶,百姓悦服
- 5.
孚洽释义:谓使和洽悦服,诚恳融洽。
- 6.
将军箭释义:⒈《隋书·史万岁传》:“军次冯翊,见羣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史万岁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后因以“将军箭”为称美射技高超之典。⒉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说话算数。
- 7.
忻翘释义:悦服仰慕。
- 8.
悦伏释义:见“悦服”。
- 9.
悦服释义:从心里佩服:他的高超见解令人悦服。
- 10.
悦赖释义:悦服信赖。
- 11.
悦近来远释义: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 12.
悦远释义:使远方悦服。
- 13.
情和释义:谓民心悦服。
- 14.
感服释义:⒈谓使人感动而悦服。 ⒉感动佩服。
- 15.
愧悦释义:羞愧而悦服。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师 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 陈雍州 之责!’是以人皆愧悦。”胡三省 注:“司马师 承父懿之后,大臣未附,引咎责躬,所以愧服天下之心而固其权耳。”
- 16.
慰悦释义:安抚而使之悦服;安慰;快慰。
- 17.
戴说释义:拥戴悦服。説,通“悦”。
- 18.
批閲释义: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结隣集》陈石庄 与 张天生 云:古人之批閲,皆能与其书并传。宋 之 谢叠山、楼迂斋,近时之 唐荆川、茅鹿门,皆以著书之精神,而为批閲。其批閲,亦即其著书之一种也。”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有黠士不礼於学师,屡戒飭之,佯作惊惧悦服状,且呈文,请批閲……不意所呈皆御製文。”闻捷《海燕》:“他正批阅什么文件,看见我,立即迎上来和我握手。”
- 19.
欣服释义:悦服。
- 20.
翕服释义:顺服;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