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存 [jù cún]
1. 犹具在。
具存 引证解释
⒈ 犹具在。
引《汉书·扬雄传赞》:“自 雄 之没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终不显,然篇籍具存。”
《后汉书·王允传》:“又集 汉 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 允 有力焉。”
具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具存释义:犹具在。《汉书·扬雄传赞》:“自 雄 之没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终不显,然篇籍具存。”《后汉书·王允传》:“又集 汉 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 有力焉。”
- 2.
山民释义:山地居民。 汉 荀悦《申鉴·时事》:“皇民敦,秦 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宋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马援 征诸溪蛮,病死 壶头,山民思之,所到处,祠庙具存。”
- 3.
彝制释义:常制;一定的法制。唐 薛廷珪《授裴迪太仆卿元镐京兆少尹卢玼国子司业等制》:“天子擢侯府之彦,昇诸周行,抡材奬劳,斯谓彝制。”宋 岳飞《奏乞寝罢刘康年伪乞恩泽札子》:“国家封爵,自有彝制,岂可躐等超迁,有紊旧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国家开创以来,具存彝制,三岁一赦。”
- 4.
拉链盒释义:用拉链闭合的盒子,拉链盒应用非常广泛,广泛用于化妆品装存、小文具存放、钱包用途、名片放置、CD光盘存放等等。
- 5.
武乐释义:颂扬武功的舞乐。 同“文乐”相对。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周文王 ﹞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公羊传·宣公八年》“万者何?干舞也”汉 何休 注:“干谓楯也。能为人扞难而不使害人,故圣王贵之,以为武乐。”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李延年 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 以给边将军。和帝 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 晋 以来,二十八解不復具存。”
- 6.
补辑释义:⒈谓补充兵员使之安定。《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輙復分兵命鋭,脩完补辑,表行东郡,领 兖州 刺史。”吕延济 注:“言 操 数败丧师旅,而 绍 专以精兵脩辑之,而又表天子令 操 领东郡太守也。”⒉补缀辑录。隋 江总《<陶贞白集>序》:“门人补辑,若逢 辽东 之本,好事研搜,如诵 河西 之篋。”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上》:“如生 秦 火未燬以前,其籍具存,无事补辑,彼将无所用其学矣。”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李阳冰《<草堂集>序》谓 李白 在 安 史 之难以来的八年间,著述十丧其
- 7.
逐兔释义:追逐兔子。 比喻争夺帝位。《后汉书·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李贤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南朝 梁 何逊《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唐 刘知几《史通·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 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 刘季玉 不能用贤,
- 8.
避弃释义:避开弃置。 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李敬方》:“虽前后夐絶,或畏多言,而典刑具存,非敢避弃。”
- 9.
邮人释义:⒈传递公文书信的人。汉 王充《论衡·定贤》:“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虽带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学,邮人门者之类也。”⒉驿站的小吏。《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时大酋 李畅 者,晓华人语,尤凶黠。既就馆,横须索,抶疻邮人。”《旧唐书》作“驛吏”。⒊指集邮的人。《人民邮电报》19:“去年首套‘庚午年’邮票一出,即引起邮人议论纷纷。”⒋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荀子·成相》:“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杨倞 注:“不可尤责於人,自美其身。”
- 10.
铭志释义:⒈犹碑志。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公尝答 孙察 为其伯 之翰 求铭志书,歷叙多年不为人作碑志。”⒉亦作“铭鋕”。刻于墓石的文辞。南朝 宋 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丘垄填郛郭,铭誌灭无文。”明 唐顺之《吴氏墓记》:“若其世系履歷子孙之详,则铭鋕具存。”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降及 南朝,復有铭誌,埋之土中。”
- 11.
风躅释义:谓风范和德行。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人虽殁,风躅具存。勒名泉户,作范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