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杖 [jī zhàng]
1.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
几杖 引证解释
⒈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
引《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
唐 杜甫 《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明 张煌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国语词典
几杖 [jī zhàng]
⒈ 凭几与手杖,古代用以孝敬老者的礼物。
引《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
唐·杜甫〈回櫂〉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几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2.
几杖释义: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唐 杜甫《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明 张煌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 3.
嘉赐释义:亦作“嘉锡”。谓朝廷的赏赐。三国 魏 曹丕《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昔 孔光 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 歆 出而嫁之。帝叹息”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歆 居股肱之任,同元首之重,则当公言皇朝,以彰天泽,而默受嘉赐,独为君子,既犯作福之嫌,又违必去之义,可谓匹夫之仁,蹈道则未也。”《梁书·武帝纪上》:“圣朝永言旧式,隆此眷命。侯伯盛典,方轨前烈。嘉锡隆被,礼数昭崇。”
- 4.
改过自新释义:也说悔过自新。 改正过错,重新做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 新。”
- 5.
木柺释义:木制的手杖。《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上》:“又赐木柺一。蕃法,贵重大臣方得此赐,亦犹 汉 仪赐几杖之比也。”
- 6.
珍味释义:珍奇贵重的食物。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宋书·营浦侯遵考传》:“泰始 五年,赐几杖,太官四时赐珍味。”清 汪懋麟《雨霁自远以诗招饮依韵和答》:“殊方珍味犹相及,尔我庖厨不似贫。”
- 7.
盘盂释义:亦作“盘杅”。圆盘与方盂的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战国策·赵策一》:“昔者,五国之王,尝合横而谋伐 赵,参分 赵国 壤地,著之盘盂,属之讎柞。”吴师道 补正:“言其日见而不忘。”《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后汉书·崔駰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李贤 注:“杅亦盂也。”晋 潘尼《乘舆箴》:“虽以 尧、舜、汤、武 之盛,必有诽谤之木,敢諫之鼓,盘杅之铭,无讳之史。”唐 司空图《解县新城碑》:“窃惟自古恢扬盛业,激赞宏图,朝
- 8.
蜀刀释义:蜀中 所作有环的刀。《汉书·酷吏传·杨仆》:“欲请 蜀 刀,问君贾几何,对曰:‘率数百。’武库日出兵而阳不知。挟伪干君,是五过也。”《魏书·高允传》:“特赐 允 蜀 牛一头,四望 蜀 车一乘,素几杖各一,蜀 刀一口。”《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六年》:“蜀 刀。”胡三省 注:“蜀 刀,蜀中 所作刀。师古 曰:‘蜀 刀,有环者也。’”
- 9.
行糜释义:赐糜粥。谓行仁政。语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南朝 陈 徐陵《与梁太尉王僧辩书》:“行糜仲月,王政无塞;分穀高年,仁风斯远。”
- 10.
衒外释义:夸耀外表。 明 刘基《卖柑者言》:“若所市於人者,将以实籩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明 刘基《书善最堂卷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衒外以为观也。”
- 11.
襟襼释义:衣襟和衣袖相连,因用以比喻友谊。清 赵翼《新春小集》诗:“里中有皓首,数叶 商 芝四,年皆开八秩,惟我齿犹未,方当捧几杖,敢便联襟襼。”
- 12.
诈病释义:假称患病。《史记·孝文本纪》:“吴王 诈病不朝,就赐几杖。”《隋书·韦艺传》:“孝宽 将至 鄴,因诈病止传舍,从 迥 求药,以察其变。”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天顺初元会试》:“至四年 吕原 再主会试,则 浚 先因 亨 败,诈病居家,褫夺,又以怨望磔於市。”
- 13.
诵弦释义:⒈诵读诗歌。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宋范成大《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⒉指礼乐教化。
- 14.
诵絃释义:⒈诵读诗歌。 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宋 范成大《范村午坐》诗:“老便几杖供,慵废诵弦课。”⒉指礼乐教化。清 陈梦雷《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絃。”
- 15.
阡原释义:墓地。 清 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之三:“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
- 16.
鞭板释义: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梁书·韦粲传》:“ 粲 建议推 仲礼 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裴之高 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 柳节下 是州将,何须我復鞭板。’”《陈书·虞寄传》:“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
- 17.
驭竹释义:典出《后汉书·郭伋传》:“调 伋 为 并州 牧……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始至行部,要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復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 谓别驾从事,计日当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 为违信於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以“驭竹”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受到儿童欢迎。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