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支农 支农的意思
zhīnóng

支农

简体支农
繁体支農
拼音zhī nóng
注音ㄓ ㄋ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1) 撑持,伸出,竖起。【组词】:支撑。支援。体力不支。(2) 受得住。【组词】:乐不可支。(3) 领款或付款。【组词】:支付。(4) 调度,指使。【组词】:支使。支应。支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组词】:总支。支流。支离。(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组词】:一支笔。

nóng,(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组词】: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农忙。农民。农妇。农奴。(2) 种庄稼的人。【组词】:贫农。菜农。谷贱伤农。(3) 姓。

基本含义

支持农业发展,帮助农民。

支农的意思

支农 [zhī nóng]

1. 城市支援农村,支援农业。

[ serve the needs of agriculture; ]

2. 特指“文革”中军队支援农业。

[ support agriculture; ]

支农 引证解释

⒈ 支援农业。


支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扶一支释义: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
    • 2.
      于氐根释义:指 汉 末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的称号。
    • 3.
      五幡释义:西汉 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的称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号诸贼 铜马 …… 五幡 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后汉 建武 元年,光武 遣十二将追 大枪、五幡。及 平谷,大破之。”
    • 4.
      富平释义:⒈富平侯的略称。⒉西汉末一支农民起义军的称号。⒊古县名。⒋古县名。
    • 5.
      捻军释义: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 6.
      猛劲释义:⒈强劲。 《晋书·姚弋仲载记》:“陇 上多豪,秦 风猛劲,道隆后服,道洿先叛。”《林则徐日记·道光五年四月初四日》:“西北风愈大,洪泽湖 水仅五尺六寸,而风势猛劲。”⒉集中用力气。李瑛《从县城来的大路上》诗:“忽听锣鼓猛劲敲,一辆辆支农的卡车又追过了。”⒊集中并一下子使出的力气。如:搬重物要用猛劲。⒋勇猛的力量。如:这小伙子干活有股子猛劲。
    • 7.
      铁胫释义:西汉 末一支农民军的称号。
    • 8.
      青犊释义:⒈青牛。清 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吁嗟乎 崑崙 以外流沙西,当年 老子 驱青犊。”参见“青牛”。⒉新莽 末年 河 北地区较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建武 三年(公元27年)为 刘秀 所镇压。《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山东 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后泛称农民起义军。唐 崔涂《己亥岁感事》诗:“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 汉 营。”清 吴伟业《田家铁狮歌》:“省中忽唱 田蚡 死,青犊明年食龙子。”⒊宝刀名。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皇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刀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
支农是什么意思 支农读音 怎么读 支农,拼音是zhī nóng,支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支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