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政 [lì zhèng]
1. 官吏的政绩。
3. 犹政事。
吏政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政绩。
引《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观察吏政,访求民隐,旌举操行,存问所疾。”
⒉ 犹政事。
引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美孺 资和易,与人言如恐伤之。至临吏政,是非毅然不可夺,君子人也。”
吏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吏课释义: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 2.
岁考释义:⒈古代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北史·楼宝传》:“时边事屡兴,人多流散,及 寳 至,稍安集之,残坏旧宅,皆命葺构,人归继路,岁考为天下最。”⒉明 代提学官和 清 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目今提学要到 台州 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明史·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
- 3.
德政碑释义:旧时歌颂官吏政绩的纪念碑。 唐白居易《青石》诗:“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 4.
德碑释义:德碑,汉语词语,意思是即德政碑,是旧时为颂扬官吏政绩而立的碑石
- 5.
满考释义:谓已达到考查官吏政绩的一定期限。
- 6.
灵雨随车释义:《后汉书·郑弘传》“迁 淮阳 太守”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后汉书》:“弘 消息繇赋,政不烦苛。 行春天旱,随车致雨。”后以“灵雨随车”为颂扬地方官吏政绩之典。
- 7.
秩品释义:中国从先秦至清末官僚制度中各级官吏政治地位及俸禄的标志。
- 8.
考绩幽明释义: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 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 9.
课事释义: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
- 10.
课式释义:考核官吏政绩的方式。唐 崔融 《吏部兵部选人议》:“ 京房 进课式之言, 汉王 之所未暇; 卢毓 苦真伪之杂, 魏后 竟以施行。”参阅《汉书·京房传》。
- 11.
边最释义:旧指边疆官吏政绩考核获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