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俸禄 俸禄的意思
fèng

俸禄

简体俸禄
繁体俸祿
拼音fèng lù
注音ㄈㄥˋ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 ◎ 官员等所得的薪金。【组词】:俸禄。薪俸。俸给(jǐ)。俸金。

lù,(1) 古代官吏的俸给。【组词】: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蠹(指追求官禄的人)。禄食。俸禄。无功受禄。(2) 福。【例句】:“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3)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薪水或俸禄。

俸禄的意思

俸禄 [fèng lù]

1. 旧称薪给。

事不肯多做,俸禄却不少拿。

[official's salary;]

俸禄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薪给。

《韩诗外传》卷九:“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优老》:“﹝ 康熙 ﹞二十一年 云南 平, 世缨 疏辞俸禄且乞骸骨,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驛回籍。”
冰心 《两个家庭》:“谁知回国以后,政府只给他一名差遣员的缺,受了一月二百块钱无功的俸禄,他已经灰了一大半的心了。”


国语词典

俸禄 [fèng lù]

⒈ 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财禄。

《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有志操者,加其俸禄。」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俸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俸银释义:⒈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王以下 满州 官员两季俸银一百一十二万一千九百三十五两七钱五分八釐。”⒉指俸禄。《清文献通考·国用四》:“顺治 元年,初定王公俸银有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这么一个镇国公,有多少俸银一年呢?”
    • 2.
      月俸释义:亦作“月奉”。 旧时官吏每月所得的俸钱、禄米。后亦泛指每月的薪俸。
    • 3.
      薪俸释义:薪水(旧时多指官吏的薪金)。

俸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卒之田释义:百顷田地。 这是上大夫的俸禄。
    • 2.
      一时俸释义:特定时期的俸禄。
    • 3.
      一金之俸释义:一:比喻很少;金:金钱;俸:俸禄。很少的一点薪俸。比喻微薄的待遇。
    • 4.
      三鬴释义: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指喻菲薄的俸禄。
    • 5.
      上奉释义:上等俸禄。
    • 6.
      不孝有三释义: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 7.
      不禄释义:古代对士之死的讳称。意为不再享俸禄。《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孔颖达疏:“不禄,不终其禄也。”
    • 8.
      世俸释义: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
    • 9.
      丰禄释义:指优厚的俸禄。
    • 10.
      丰秩释义:丰厚的俸禄。
    • 11.
      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 12.
      义谷释义:义捐赈灾的谷米。《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时被水年饥,乃分俸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於是丰富之家各出义穀,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 13.
      乞祠释义:⒈宋时,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享受其俸禄。⒉指自请退职。
    • 14.
      二千石释义: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汉书·循吏传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颜师古 注:“谓郡守、诸侯相。”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一:“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文翁掷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当著此。”因掷之,正中所欲处。后果为 蜀郡
    • 15.
      五斗折腰释义: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16.
      人浮一世释义: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 17.
      人浮于事释义:《礼记·坊记》:“人浮于食。 ” 原指任事人的职位高于所得俸禄的等级。后作人浮于事,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浮:超过。
    • 18.
      人浮于食释义:浮:超过,多余。 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19.
      仗马释义:⒈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⒉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
    • 20.
      仙秩释义:仙官。 秩,俸禄或品级。

俸禄(feng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俸禄是什么意思 俸禄读音 怎么读 俸禄,拼音是fèng lù,俸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俸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