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连 [gān lián]
1. 牵连;关涉。
英[responsibility; impli cation;]
干连 引证解释
⒈ 关涉;牵连。
引宋 欧阳修 《论乞不勘狄青侵公用钱札子》:“其 狄青 纵有干连,仍乞特与免勘。”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这只绣鞋儿不打紧,干连着一个人的性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况且无辜之干连,往往奸民少而良民多。”
国语词典
干连 [gān lián]
⒈ 牵连。
引《惊世通言·卷三〇·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两个宗室,止是干连小犯。」
《红楼梦·第九回》:「如今听贾蔷说金荣如此欺负秦钟,连他的爷宝玉都干连在内。」
近牵连
干连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牵涉释义: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情或人:这案件牵涉到很多人。
- 2.
牵连释义:⒈因某个人或某件事产生的影响而使别的人或别的事不利:清朝的几次文字狱都牵连了很多人。⒉联系在一起:这两件事是互相牵连的,一定要妥善处理。
- 3.
连累释义:⒈〈动〉因事而使别人受到牵连。⒉lián lěi的又音。义同“连累lián lěi”。
- 4.
瓜葛释义: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能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他与此事没有瓜葛。
- 5.
株连释义:指一人有罪,牵连别人;连累:株连九族。
- 6.
扳连释义:牵制。
- 7.
牵缠释义:牵扯;纠缠:家事牵缠。这件事牵缠了许多人。
干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木连理释义:不同根的树,其上部枝干连生在一起。 旧时视为祥瑞。《后汉书·安帝纪》:“﹝ 元初 ﹞三年春正月甲戌…… 东平陆 上言木连理。”宋 曾巩《<金石录>跋尾·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翕 尝令 澠池,治 崤嶔 之道,有黄龙、白鹿之瑞。其后治 武都,又有嘉禾、甘露、木连理之祥。皆图画其像,刻石在侧。”
- 2.
浓度分带释义:空间上划分若干连续浓度区间。
- 3.
理对释义:公堂对质。《后汉书·文苑传下·郦炎》:“妻始产而惊死,妻家讼之,收繫狱。炎 病不能理对。熹平 六年,遂死狱中。”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今后两学士人,因事到官,合行理对;或因干连,合行追证。”宋 洪迈《夷坚支志甲·舒嫩四》:“﹝ 黄中立 ﹞临病篤,言为黄衣卒来追,理对 九疑 醮事,随语而殂。”
- 4.
禁系释义:监禁。《旧唐书·越王係传》:“丙寅夜,元振、辅国 勒兵於三殿前,收捕 越王 及同谋内侍 朱光辉、段恆俊 等百餘人禁繫。”宋 范仲淹《再奏辩滕宗谅张亢》:“其干连人党,盛寒之月,久在禁繫,皆是非辜。”《元典章·朝纲一·政纪》:“有禁繫累年疑不决者,另具始末及其疑状,申御史臺呈省详讞。”《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州县胥吏,皆欲多禁繫人,或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
- 5.
结连理释义:原指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 现多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 6.
连理之木释义: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 7.
连理释义:⒈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连理枝。嘉禾连理。⒉比喻恩爱夫妻:结为连理。
- 8.
连质释义:⒈谓取亲属为人质。⒉主干连在一起。
- 9.
追证释义:⒈审讯对证。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今后两学士人,因事到官,合行理对;或因干连,合行追证。”《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因极言检覈、决狱……追证十弊,从之。”⒉回忆证实。冰心《寄小读者》二四:“十年不近海,追证于童年之乐,以为如今又是晨夕与海相处,我的思想,至少是活泼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