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达 [guì dá]
1. 显贵。
3. 显贵的人。
贵达 引证解释
⒈ 显贵。
引《三国志·魏志·袁涣传》“涣 子 侃” 裴松之 注引 晋 荀绰 《九州记》:“袁氏 子孙世有名位,贵达至今。”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一:“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閼;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或同有道义之欢而贵达不移,或共有澄清之志而禁錮不惜。”
⒉ 显贵的人。
引晋 道恒 《释驳论》:“故每为时君之所遵(尊)崇,贵达之所钦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而 覃 山积铺席。”
宋 程颐 《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相先引汇,世所罕闻;访道求师,贵达所耻。”
贵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要释义:⒈旧约。 《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章炳麟《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⒉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唐 沉亚之《秦梦记》:“公谓 亚之
- 2.
善和坊释义: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崔涯 者,吴 楚 之狂生也,与 张祜 齐名。每题一诗於娼肆,无不诵之於衢路…… 祜 涯 久在 维扬,天下晏清,篇词纵逸,贵达钦惮,呼吸风生,颇畅此时之意也。赠 端端(李端端)诗曰:‘觅得黄騮鞁绣鞍,善和坊 里取 端端,扬州 近日浑相诧,一朶能行白牡丹。’”后因以“善和坊”指士人冶游赋诗之地。
- 3.
搭膝释义:护膝。宋 陶穀《清异录·金搭膝》:“温韜 少无赖,拳人几死,市魁将送官,韜 谢过魁前,拜逾数百,魁释之。韜 每念之以为耻。既贵达,拍金薄为搭膝带之,曰:‘聊酬此膝。’”
- 4.
樱桃宴释义:⒈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始于 唐 僖宗 时。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 四年,永寧 刘公 第二子 覃 及第……独置是宴,大会公卿。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而 覃 山积铺席,復和以糖酪者,人享蛮榼一小盎,亦不啻数升。”元 贡师泰《和马伯庸学士拟古宫词》:“近臣侍罢樱桃宴,更遣黄门送两笼。”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溧阳 相公 康熙 前庚辰进士也,重赴樱桃之宴。”⒉指文人雅会。清 龚自珍《点绛唇·补记四月之游》词:“典却珠釵,高楼特启樱桃宴。江 风
- 5.
泛交释义:亦作“泛交”。 泛泛之交,一般的友谊。唐 白居易《得乙贵达判》:“贵贱苟合,曾是汎交;穷达相致,乃为执友。”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李沧溟 ﹞曰:‘数年常闻高论,皆古人所未发,余每心服,可谓知己,而亦以为泛交之流耶?’”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荐记》:“其餘泛交,无庸混托。”
- 6.
订久要释义:谓订立历时久远的要约。 语本《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明 陈所闻《梁州贺新郎·汪去泰开园范罗山下题赠》套曲:“我幽栖近筑 秦淮 小,你悬榻斋头订久要,有日放棹花谿醉浊醪。”明 凌濛初《北红拂》第二出:“一笑相逢订久要,待往侯门问俊髦。”清 王源《复姚梅友书》:“但未审高明自任之具居何等乎?与 源 所见同乎异乎?更须面质以订久要,不敢草草徒作语言文字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