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田 [àn tián]
1. 巡视农田。
按田 引证解释
⒈ 巡视农田。
引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三:“按田良苦,惟宽中自爱。”
按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均工夫释义:亦称“均土”。明 洪武 元年(1368年)所定的按田征役的制度。每户有田一顷,则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闲时至京城服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的户,由几户凑足出丁;田多丁少者由田主出米一石派佃户充夫,非佃户充夫者由田主按亩出米二升五合给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予补助。实际服役的都是贫苦农民和佃户。此制仅施行于部分地区。后为里甲制所代替。参阅《明史·食货志二》。
- 2.
弊赋释义:谦称自己的军队。古代按田亩出车徒,因称兵卒、车辆为赋。
- 3.
悉帅敝赋释义: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指不精良。
- 4.
悉索薄赋释义: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 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薄,谦词,指不精良。
- 5.
敝赋释义:对自己军队的谦称。 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左传·襄公八年》:“蔡 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寧处,悉索敝赋,以讨于 蔡。”《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 6.
登降释义:⒈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宋 范仲淹《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⒉引申为改革。明 吴承恩《<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⒊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 孔丘
- 7.
科则释义:⒈政府按田地类别、等级而定的田赋标准。《明史·食货志二》:“凡重者轻之,轻者重之,欲使科则适均,而亩科一石之税未尝减云。”⒉指按田赋标准收税。陈虬《救时要议》:“地方官督劝居民赴佃,量给遣费,到佃后官给籽种三年,始行科则,当无有不乐从者。”
- 8.
起捐释义:征收捐税。 清 钱泳《履园丛话·救荒·公督私藏法》:“有田有舖之家,既经起捐登簿,簿上须註明总结米若干石,总结钱若干千,其总簿存於公家收存。”清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又有红粉税,即火药,亦要挨户硬捐。又按田起捐,每亩捐钱五十文。”《文明小史》第九回:“捐局是奉旨设立的,他们不开市倒有限,他们不起捐,就是违背朝廷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