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审慎 审慎的意思
shěnshèn

审慎

简体审慎
繁体審慎
拼音shěn shèn
注音ㄕㄣˇ ㄕ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ěn,(1) 详细,周密。【组词】:审慎。审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组词】: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3) 讯问案件。【组词】:审理。审判。审讯。公审。(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组词】:审如其言。

shèn,(1) 小心,当心。【组词】:谨慎。不慎。慎重(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2) 姓。

基本含义

谨慎小心,审查考虑周详。

审慎的意思

审慎 [shěn shèn]

1. 谨慎;慎重。

审慎从事。
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物种起源·导言》

[cautious;]

审慎 引证解释

⒈ 谨慎、慎重。

《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鰥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下》:“先王之法,亦求其实而已,哀矜审慎则有之,至于当罪无疑而必有三宥焉……此后世之虚文而非先王之正道也。”
清 恽敬 《上秦小岘按察书》:“盖 敬 积十五年而后敢言,深知先生前后审慎如此。”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从此以后,他对社会上的事,发表什么看法的时候,比以前审慎多了。”


国语词典

审慎 [shěn shèn]

⒈ 考虑周详,小心谨慎。

《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谨慎

轻率 疏忽 武断


审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谨慎释义: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小心谨慎。

审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武断释义:⒈只凭主观作判断:我对此事知之不详,不敢武断。⒉形容言行主观片面:说话武断。这样作决定,未免太武断了。⒊妄以权势裁断曲直:武断乡曲。
    • 2.
      疏忽释义:粗心大意;忽略:疏忽职守。一时疏忽,造成错误。
    • 3.
      轻率释义:(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举止轻率。 轻率从事。结论过于轻率。

审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刺释义:⒈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⒉指三次察讯。⒊谓击刺三次。
    • 2.
      不理性释义:不冷静,没有经过审慎思考就付诸于行动。
    • 3.
      严慎释义:审慎;庄重谨慎。
    • 4.
      于张释义: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 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5.
      儆切释义:审慎而切实。
    • 6.
      博观慎取释义:博观慎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广泛地观览,审慎地选取。
    • 7.
      博观约取释义: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
    • 8.
      嘴敞释义:心里藏不住话;说话随便,不审慎。
    • 9.
      安谛释义:安详审慎。
    • 10.
      审信释义:审慎而有信。
    • 11.
      审发释义:审慎于始发之际。
    • 12.
      审慎释义:周密而谨慎:审慎地考虑。
    • 13.
      审练释义:审慎精细。
    • 14.
      审行释义:行为审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淮南子·人间训》:“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体德秉真,审行居贞,屈曳蹈机,与世靡矜。”
    • 15.
      审辨释义:审慎辨别。
    • 16.
      审重释义:慎重;审慎持重。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 17.
      宽详释义:宽大审慎。
    • 18.
      射幸数跌,不如审发释义:古代谚语。比喻侥幸求利而多次失败,不如审慎从事而一举成功。《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胡三省 注:“跌,差也。射数差而不中,不如审而后发也。”
    • 19.
      慎交释义:交友审慎。
    • 20.
      慎刑释义:谓用刑审慎。

审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刺释义:⒈周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 ⒉指三次察讯。⒊谓击刺三次。
    • 2.
      不理性释义:不冷静,没有经过审慎思考就付诸于行动。
    • 3.
      严慎释义:审慎;庄重谨慎。
    • 4.
      于张释义: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 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5.
      儆切释义:审慎而切实。
    • 6.
      博观慎取释义:博观慎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广泛地观览,审慎地选取。
    • 7.
      博观约取释义: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
    • 8.
      嘴敞释义:心里藏不住话;说话随便,不审慎。
    • 9.
      安谛释义:安详审慎。
    • 10.
      审信释义:审慎而有信。
    • 11.
      审发释义:审慎于始发之际。
    • 12.
      审慎释义:周密而谨慎:审慎地考虑。
    • 13.
      审练释义:审慎精细。
    • 14.
      审行释义:行为审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淮南子·人间训》:“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晋 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体德秉真,审行居贞,屈曳蹈机,与世靡矜。”
    • 15.
      审辨释义:审慎辨别。
    • 16.
      审重释义:慎重;审慎持重。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陛下审重此举,累年於兹,虽尝分命将臣,鼎峙 江 汉,而皆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元年》:“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
    • 17.
      宽详释义:宽大审慎。
    • 18.
      射幸数跌,不如审发释义:古代谚语。比喻侥幸求利而多次失败,不如审慎从事而一举成功。《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胡三省 注:“跌,差也。射数差而不中,不如审而后发也。”
    • 19.
      慎交释义:交友审慎。
    • 20.
      慎刑释义:谓用刑审慎。

审慎造句

1.一个审慎的央行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打退堂鼓。

2.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涉及多方利益,必须瞻前顾后地审慎处理。

3.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4.这几种作法可能导致的结果不同,当然要审慎评估,绝不能等量齐观。

5.他态度审慎地核对着每一个数据,生怕有半点差错。

6.选择朋友要审慎,摒弃更要审又慎。

7.高尚的行为的不必证明其动机是否审慎

审慎(she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审慎是什么意思 审慎读音 怎么读 审慎,拼音是shěn shèn,审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审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