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党派 党派的意思
dǎngpài

党派

简体党派
繁体黨派
拼音dǎng pài
注音ㄉㄤˇ ㄆ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ng,(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组词】: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组词】:党羽。朋党。死党。(3) 指亲族。【组词】:父党。母党。妻党。(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基本含义

指政治派别、党派。

党派的意思

党派 [dǎng pài]

1. 各个政党或政党内各个派别的统称。

党派政治。
党派关系。

[party; political parties and groups;]

党派 引证解释

⒈ 派别。

《宣和遗事》后集:“奈何 斡离不 退师之后,庙堂方争立党论,略无远谋,不争边境之虚实,方争立法之新旧;不辨军实之强弱,而辨党派之正邪。”
茅盾 《子夜》三:“如果说, 吴 府的三十多男女仆人也有党派,那么这 李贵 便算是少奶奶的一派。”
柔石 《二月》十:“将学校里底教员们分成了党派,当每次在教务或校务会议的席上,互相厉害地争执起来。”

⒉ 各政党或政党中各派别的统称。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
茅盾 《惊蛰》:“于是他仿佛看见一大堆的人挂着各式各样的社团、党派的牌子。”


国语词典

党派 [dǎng pài]

⒈ 因为思想、行为、信念等之歧异,而形成的派别。

如:「树立党派,营谋私利,并非国家之福。」


党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农工民主党释义:简称农工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1930年8月9日创建于上海。主要成员为医药卫生界和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 2.
      中国民主促进会释义:简称民进。中国民主党派之一。成立于1945年12月30日。主要成员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 3.
      中国民主同盟释义: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在重庆建立,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称现名。主要成员为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民主革命时期,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1947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其为非法团体,被迫解散。1948年1月在香港重建组织。同年5月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4.
      中国致公党释义:简称致公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由华侨社团美洲旧金山致公党发起,于1925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主要成员为归侨和侨眷。1947年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实行改组,并于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参政党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5.
      主席释义:⒈主持会议的人。⒉某些国家、国家机关、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名称:国家主席。工会主席。
    • 6.
      九三学社释义: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7.
      人才内阁释义:资本主义国家内阁的一种。 不论政治见解,集中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所谓“超党派”内阁。此名称始于一八○六年 英国 格兰维尔内阁。也称专家内阁。
    • 8.
      光明日报释义:中国全国性综合性报纸。1949年6月16日在北平创刊。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1953年起由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1957年起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现为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日报,向国内外发行。主要对象为知识分子。
    • 9.
      党代表释义:特指中国共 产党派到红军(包括赤卫队和自卫军)里代表党组织做领导工作的党员。
    • 10.
      党争释义: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
    • 11.
      党团释义:⒈党派和团体,在我国特指共产党和共青团。 ⒉某些国家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代表的集体。
    • 12.
      党政军释义:党政军,男,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 党政军是指党派、政府和军队的统称。
    • 13.
      党社释义:指结成党派的社会团体。
    • 14.
      党禁释义:⒈谓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⒉指执政当局不准其他党派存在或限制其政治活动的禁令。
    • 15.
      党见释义:⒈党派门户之见。 ⒉某党之政治见解。⒊偶然出现。
    • 16.
      参政党释义: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 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 17.
      参政议政释义:特指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 18.
      同党释义:⒈党派或组织相同。⒉指同一党派或组织里的人。
    • 19.
      君子不党释义:君子不党,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它的本意是君子立世做人,不拉帮结派,不搞任何小团体,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不欺下,不畏强,不凌弱。到了近现代以后,一些比较高尚的人仍然坚持君子不党的原则,甚至拒绝加入一切党派。
    • 20.
      哲学的党性释义:也称“哲学的党派性”。 指哲学中存在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党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农工民主党释义:简称农工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1930年8月9日创建于上海。主要成员为医药卫生界和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 2.
      中国民主促进会释义:简称民进。中国民主党派之一。成立于1945年12月30日。主要成员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 3.
      中国民主同盟释义: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在重庆建立,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称现名。主要成员为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民主革命时期,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1947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其为非法团体,被迫解散。1948年1月在香港重建组织。同年5月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4.
      中国致公党释义:简称致公党。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由华侨社团美洲旧金山致公党发起,于1925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主要成员为归侨和侨眷。1947年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实行改组,并于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参政党之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5.
      主席释义:⒈主持会议的人。⒉某些国家、国家机关、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名称:国家主席。工会主席。
    • 6.
      九三学社释义: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7.
      人才内阁释义:资本主义国家内阁的一种。 不论政治见解,集中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所谓“超党派”内阁。此名称始于一八○六年 英国 格兰维尔内阁。也称专家内阁。
    • 8.
      光明日报释义:中国全国性综合性报纸。1949年6月16日在北平创刊。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1953年起由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1957年起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现为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日报,向国内外发行。主要对象为知识分子。
    • 9.
      党代表释义:特指中国共 产党派到红军(包括赤卫队和自卫军)里代表党组织做领导工作的党员。
    • 10.
      党争释义: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
    • 11.
      党团释义:⒈党派和团体,在我国特指共产党和共青团。 ⒉某些国家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代表的集体。
    • 12.
      党政军释义:党政军,男,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 党政军是指党派、政府和军队的统称。
    • 13.
      党社释义:指结成党派的社会团体。
    • 14.
      党禁释义:⒈谓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⒉指执政当局不准其他党派存在或限制其政治活动的禁令。
    • 15.
      党见释义:⒈党派门户之见。 ⒉某党之政治见解。⒊偶然出现。
    • 16.
      参政党释义: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 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 17.
      参政议政释义:特指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 18.
      同党释义:⒈党派或组织相同。⒉指同一党派或组织里的人。
    • 19.
      君子不党释义:君子不党,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它的本意是君子立世做人,不拉帮结派,不搞任何小团体,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不欺下,不畏强,不凌弱。到了近现代以后,一些比较高尚的人仍然坚持君子不党的原则,甚至拒绝加入一切党派。
    • 20.
      哲学的党性释义:也称“哲学的党派性”。 指哲学中存在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党派造句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如兄弟,肝胆相照,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关系。

2.党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共商国家大计。

3.在这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时刻,各党派、各团体应有相忍为国的精神,捐弃前嫌,共同对敌。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辅车相依,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5.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

6.党派之争造成政风江河日下,国人焉能不有所警惕!

7.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一条原则。

8.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长期共存。

9.中国政府充分采纳各民主党派的建议。

党派(dangp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党派是什么意思 党派读音 怎么读 党派,拼音是dǎng pài,党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党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