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1. 先下手取得主动,可以制服对方。
例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藉传》
英[anticipate;]
⒈ 先下手取得主动权,可以制服对手。
引《汉书·项籍传》:“方今 江西 皆反 秦,此亦天亡 秦 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
《史记·项羽本纪》作“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司马贞 索隐:“谓先举兵能制得人。”
《隋书·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拉傅二公》:“不若先发制人,虽死犹生,亦可使继之者易为功也。”
浩然 《艳阳天》第八七章:“马之悦 这么想着,没等 萧长春 说完最后一句话,马上就开口,要来个先发制人。”
⒈ 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动权而制伏对方。
引《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隋书·卷七〇·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反后发制人
1.匪徒见警察接近,便先发制人,开枪射击。
2.对于这件事,我们应该先发制人,才有胜利的几率。
3.今天谈判的胜负,就看哪方能先发制人,抢得先机。
4.这场足球赛我们取得胜利,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5.你可以在他开口前,就先发制人跟他提出要求。
6.在战场上对决,要先发制人,抢得先机。
7.这一仗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先发制人,一下子占据了有利的制高点。
8.敌人军力强过我,得趁其不备,先发制人才行。
9.会议一开始,他就先发制人,提出了许多问题。
10.我们在这儿等着,一有状况,就先发制人发动进攻。
11.这件事我们必须先发制人。
12.想不到对方一出手,就先发制人将他的军。
13.我们就来个先发制人,放出风声,看他的回应。
14.对付这种人,就是要先发制人,让他措手不及。
15.我们在这儿等著,一有状况,就先发制人发动进攻。
16.做生意,要有洞察先机、先发制人的能力、因为这是真刀真枪的决斗,只许赢,不许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