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 [zhèng zhōu shì]
1. 河南省省会。在省境中部偏北,京广、陇海两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28年设市,后废。1948年复设。人口192万(1995年)。为中国新兴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特产黄河鲤鱼。市北黄河沿岸建有游览区。古迹有商代古城遗址和二里岗遗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在此发起。市中心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高等学校有郑州大学等。
郑州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商代城墙遗址释义:在 河南省 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 商 代文化遗址。西墙外 杜岭 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 市内曾发现 商 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 2.
媒体审判释义:“媒体审判”指的是: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其一,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比如,1998年曾任郑州市某公安分局局长的张金柱因情节极为恶劣的交通肇事罪而被判死刑,这一判决是否受舆论影响,至今还争议不断;其二,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 3.
柴窑释义:古代著名瓷窑之一。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 一带。传为 五代 周世宗 柴荣 指令建造,故名。当时称为御窑,到 宋 代始称柴窑。相传所烧瓷器,质地甚佳,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参阅 明 曹昭《格古要论·柴窑》、清 梁同书《古铜瓷器考·柴窑》。
- 4.
运河新区释义:位于郑州市西南部,规划范围北起南三环,南抵新郑,西至郑密路―绕城高速―郑尧高速引线,东接管城,总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重点核心区域是以“三纵”、“三横”(南三环、南水北调中线运河、南四环)所覆盖的12平方公里。
- 5.
金水释义:⒈五行生克,金生水。后以喻交情深厚。《汉书·王莽传上》:“有詔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金水相生也。”北齐 魏收《月下秋宴》诗:“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⒉金星与水星。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以为星火谬中,金水违用。”⒊水名。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元 无名氏《贾氏说林》:“子产 死,家无餘财,子不能葬。国人哀之,丈夫舍玦珮,妇人舍珠玉以賻之,金银珠宝不可胜计。其子不受,自负土葬于 邢山。
- 6.
黄泛区释义:黄河 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 河南省 郑州市 附近的 花园口 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 黄河 水沿 贾鲁河 入 颍河 及 西淝河 注入 淮河,淹没 河南、安徽 及 江苏 三省所属四十四县。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一过 黄 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